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661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沿用乐府古题进行创作是初盛唐乐府诗的一大特色,所借用的古题和作品的数量都十分可观。初盛唐诗人多沿用古乐府的本意,但在因袭中又有所革新,利用这种较为自由的诗体来表现其审美情趣和人格理想。在借鉴前代乐府诗的艺术方面,初盛唐文人有意恢复乐府诗的古貌,积极创作杂言乐府,吸收汉魏乐府的语言特点及民歌口语,并借鉴汉乐府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02.
父亲的胡琴     
父亲有一把胡琴。准确地说,四弦琴,内蒙古东部地区较流行的那种。大号四弦琴是民间艺人说唱蒙古书——“乌力格尔”用的。父亲拥有的也是大号的,他拉着它有时说“乌力格尔”,有时说唱蒙古民歌。  相似文献   
103.
要在产业化视阈下进行民歌精品化创作,除了要思想认识到位、进行机制创新,还要做到形式创新。也就是要充分发掘、利用广西丰厚独特的民歌文化资源,进行形似型创作、神似型创作和对应型创作,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歌曲作品。  相似文献   
104.
如何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升广西的"文化力",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广西的文化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为如何提升广西的"文化力"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要加强广西的文化建设、提升广西的"文化力"必须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变迁,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自觉;必须处理好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文化体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5.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人民的原生艺术形式属于中国音乐的范畴,是中国民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民众生活中的旋律、歌词以及演唱者并存。民歌是民众的、口头传承的民俗音乐,通过民众的创作、演奏、欣赏等三个环节完成传播,具有持续不断地变化的特性。羌族民歌演唱于羌族人民的日常"劳动"、"仪式"、"游戏"场景里,反映其民俗事项。  相似文献   
106.
陕南镇巴民歌记录了镇巴的人文历史变迁、时代生活情状、风土人情礼仪,它还负载了历史变化、风俗礼仪、道德规范以及劳动技能代代相传的功能,成为社会教化传承的主要工具,本文具体从镇巴民歌的四种性质,民歌格律、方言声韵与声腔关系,及镇巴民歌的传承这三大方面做了浅显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7.
革步壮语民歌是广西壮族民谣中的一种,是以吟唱、快板以及壮剧等为主的特定叙述形式。其语言表述采用了叠行、比兴、借喻等修饰手法。革步壮语民歌内容反映了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以及社会变化。通过革步壮语民歌描述,语言表述的艺术特色以及其文化蕴涵进行分析,旨在加深人们对革步民间文化交流的意识,对进一步了解革步壮族地区民间文化以及传承传统的民间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为学者们提供研究祖国边陲壮族淳朴善良心灵和行为的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着重论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之诗风 ,更偏重于“去雕饰”这样一个与本质论和创作论相连的构成性概念 ,因此 ,在李白这里 ,“清水出芙蓉”也就不仅限于谢灵运那样的自然清景之描绘 ,而是可以涵盖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不唯李白 ,盛唐诗人都表现出不假雕饰、天机俊发的审美趋向 ,这与当时乐府风尚的再度勃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毛泽东的“新体诗歌”观 ,对当下新诗的文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的新诗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的意见 ,他概括的民歌和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精炼 ,大体整齐 ,押韵”的特征 ,都是我们倡导新诗的二次革命 ,推动新诗的再次复兴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0.
“新题乐府”是由杜甫开创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它既与汉乐府有着多方面的承续性,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内蕴与传统品格,又有对乐府诗的拓展性,自立新题,自立己格,显现出全新的艺术特征。其创题方式丰富多样,艺术表现千变万化,最终形成了新题乐府创作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