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661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花儿,也可称其为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回、汉、东乡、撒拉、保安、土、藏、裕固八个民族中的一种独特民歌。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深受当地广大民群众喜爱,在我国民间歌谣的百花园中,显得尤为鲜艳夺目,别具一格,堪称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一枝秀丽多姿、丰彩闪烁的“艺术奇葩”。本文从花儿的定义、特征、分类、格律浅议花儿,旨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使读者对花儿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2.
湘中民歌歌词艺术具有野性美,土味美和灵秀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3.
陆宣 《金陵瞭望》2008,(18):79-79
最近一段时间,沉寂多时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发源地之争突然又成了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7月24日,南方周末率先“发难”,以《“茉莉花”到底开在哪》为题,对《茉莉花》的发源地问题进行了探讨:9月1日,南京晨报又以《茉莉花到底是不是六合民歌》为题,再次进行炒作。六合方面紧急发表声明以正视听,年逾8旬的何仿老先生也不得不拖着病体出面澄清。  相似文献   
144.
当代新民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思想和文学本身的原因。从思想价值上看,它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经济改革效应的严肃思考,对政治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尖锐批评.从艺术价值上看,它与传统民谣.十七年民歌和精英文学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同时,当代新民谣也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的弱点和性格上的缺陷,如平均主义和保守恋旧,个人主义和偏狭自私,实用主义和迎合流俗等.  相似文献   
145.
许有壬是蒙元中后期为数极少的位至显贵者之一,《圭塘乐府》反映了词人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在维护汉文化艰难征途中的心理态势。在蒙汉文化激烈冲突的社会大背景中,作为恪守儒家训义的许有壬自觉将弘扬汉文化作为自己庄严的使命,因而词中贯注着一种庄严而深沉的使命意识。而与其生命历程相适应,其词中的使命意识具化为青壮年、中年、晚年三种不同态势。  相似文献   
146.
行体乐府是在汉魏之世歌咏杂兴的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形式,乃诗之流变为八体之一体,其名称多样,或为"歌",或为"行",或为"篇",或与"歌"并称为"歌行",同其他几种新的乐府诗体一样,在"协声律,播金石"的情况下,亦"总谓之曲",也即行体乐府,有散歌和入乐等不同存在形式。其类例归属在乐舞则为杂乐、杂舞,在乐府歌诗则为杂体。在乐府歌辞中有较广分布,在短箫铙歌、鼓角横吹曲、杂舞曲辞、大曲曲辞中亦均有使用。早期的乐府诗皆为乐章,乃古之诗可歌者;而诗章与乐章在题材内容、体制形式、传播表演等各方面是不一定成正比的。随着乐府歌诗创作在汉魏之交形势的急剧变化,出现了"选词以配乐"与"由乐以定词"同时并存的现象,诗、乐渐趋分离。  相似文献   
147.
科尔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其蒙古族民歌历史背景和色彩区划分及重要价值,是了解科尔沁文化乃至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8.
在中国古代叙事诗歌中,诗经传统和乐府传统是相互影响但又互相区别的两个部分。乐府叙事诗产生自民间,更强调情节性、虚构性和娱乐化的方面。从魏晋文人拟作,到杜甫叙事歌行,再到元白作品,都是乐府叙事传统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并对唐以后的叙事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9.
闻一多乐府观念主要体现在《乐府诗笺》和未刊稿《乐府叙论》中,具体表现为重视乐府古辞的文本示范价值、主张乐府诗以入乐为正格、强调乐府诗作情感以及艺术表现以及重视六朝乐府相关文献的价值四个方面。在民国时期的乐府研究中,闻一多的乐府观独树一帜,并对建国后的乐府诗选编著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0.
海西民歌是我国各地民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他地域的民歌一样,有着它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发展历程。笔者着重对海西音乐的历史轨迹及其文化遗存加以研究和整理,介绍了海西地区音乐的艺术风格和特征,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唤起更多热爱音乐文化的受众投入到中国民间音乐的爱好、研究和发展中来,使得我国民间的群众文化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