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7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662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51.
52.
在陕北行走,听得最多的自然是陕北话。陕北话总体上发音比较低沉——不像陕北民歌那样高亢激越。而且,陕北人说话似乎口齿比较含混,你费劲地听也很难听懂。其实任何一个外地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听本地人说话都是这种感觉。不过听陕北人说话,却发现有许多奇特的说法。  相似文献   
53.
学界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的写作时间有"元和十年"和"元和初年"两说,本文从该诗文本出发,结合有关文史资料,详加考证,认为"元和十年"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4.
李锦旺 《齐鲁学刊》2004,(5):115-118
乐府与太乐是秦汉之际两大并存的音乐机构。在其有限的建置时期内,乐府的职能处于不断的演变、扩张之中。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在西汉末即被废弃,但其名称却在后代长期沿用,并且产生新的含义。从语义学角度来看,乐府的原始义是"音乐机构",随后又孳乳出"乐府诗"这一新的含义。进一步探讨乐府职能及其含义的复杂演变过程,可以澄清乐府研究史上个别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汉人"辞"赋"之称,与"乐府"有直接的关系.乐府采楚地民间歌谣及文人作品,在朝廷配乐歌唱,作为制音协律的底本,故称"楚辞";同时它又可诵读,其诵读形式便被称为"赋".于是在今人看来,"辞"与"赋"在这里似乎被混同了.  相似文献   
56.
莜面栲栳栳     
周礼 《社区》2013,(8):56-57
第一次听说莜面栲栳栳,是在江南才子唐伯虎的诗中:"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那时并不知道莜面栲栳栳为何物,后来又在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觅到了它的影子:"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原来,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的一道传统美食,也是太原十大面食小吃之一,因其形若"蜂窝",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莜面窝窝。说起莜面栲栳栳,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1400多年前,唐国公李渊被贬为太原留守,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  相似文献   
57.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湘西民歌体裁形式 ,如号子体裁、山歌体裁和小调体裁 ,这说明沈从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也是一位民族音乐艺术家。  相似文献   
58.
59.
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亲疏或离合关系,诗歌的体式亦随之而不断地发展和革新。先秦雅乐催生了《诗经》四言体诗。汉魏乐府适应清商乐的盛行,导引出中国诗歌的整体性质变。繁兴的隋唐燕乐与高度成熟的近体诗的有机结合,赋予了曲子词以外在形体与内在情韵两方面所独具的艺术品性,显示出更为灵活、更富弹性的优化趋势,进而促发了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境界的生成。  相似文献   
60.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10月16日晚,在江苏民歌《茉莉花》动人的旋律声中,由《美城》杂志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雨花石节”国际文化旅游节圆满落下帷幕,市领导张枫出席了闭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