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5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2934篇
劳动科学   181篇
民族学   1392篇
人才学   425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5324篇
理论方法论   1024篇
综合类   12517篇
社会学   2193篇
统计学   792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162篇
  2022年   1267篇
  2021年   1342篇
  2020年   1121篇
  2019年   1042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1709篇
  2013年   1421篇
  2012年   1608篇
  2011年   1727篇
  2010年   1763篇
  2009年   1728篇
  2008年   1744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1130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890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2010—2019年苏浙皖地区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动态DEA-malmquist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苏浙皖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部分处于有效率阶段,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应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加快苏浙皖地区一体化进程,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差异化政策等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2.
15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经革命时期的艰难探索、建设时期的发展壮大、改革时期的制度完善和新时代的治理现代化四个阶段,已近百年历史。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把人民至上、为民谋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围绕时代主题和中心任务开展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不断开拓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力,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实现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重大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历经百年发展演变,在组织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伟大成绩,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乡村基础。当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力,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卢育兰 《现代交际》2022,(9):80-88+123
近年来,福州市在全面加快乡村基层“三治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三治的“融合度”“规范化”“一致性”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而通过分析与探讨,可以发现民法典分别蕴含乡村治理的“法治”“自治”“德治”的基本要素。因此,应当运用民法典的共治理念与规则体系,促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5.
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但是,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基层政府仍缺乏现代治理理念并且习惯采用硬性的治理方式,缺乏与农民的柔性互动,这使得农民参与积极性低,加之农民主体意识淡薄、乡村人员外流,严重阻碍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基层政府应从树立现代治理理念、采用柔性的治理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四方面入手来促进农民参与。  相似文献   
156.
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思想脉络及论断提法为推进脱贫攻坚学术研究指明了主题与方向。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及学位论文数据库为研究基础,基于关键词分析及多纳比蒂安“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梳理脱贫攻坚研究中呈现的问题和对策,整合脱贫攻坚研究的热点与态势。以“顶层设计-扶贫领域-扶贫地域”为脉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呈现以下主要态势:第一,在理论基础方面,宏观的中国化扶贫理论体系构建不足;第二,在研究视域方面,需进一步着眼于巩固扶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等多元主题;第三,在研究内容方面,较之扶贫结果维度,关注结构与过程维度的研究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7.
村规民约是我国农村治理的重要规范,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形式化和虚置化问题,未能从“上墙”走向“落地”。本文基于制度要素和制度嵌入理论,构建了整合式分析框架,对H村和X村两个案例进行比较,探究村规民约效力实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是否具备相应的制度要素,并与外部社会网络相嵌合,是影响两村村规民约效力实现的重要因素。基于两村的案例比较为村规民约的效力实现提供了有益启示: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应当完善村规民约的制度要素和实施机制,并推动村规民约嵌入乡村社会网络,寻求乡村内生性力量的支持,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8.
杨利  邢允 《职业》2022,(23):46-4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立法上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发展预期,为后疫情时代旅游专业中职生的生涯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行业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旅游专业中职生的生涯发展面临很大困境。为提高中职教育的适应性,学校应提高教师生涯辅导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就业与升学”通道,营造良好生涯教育氛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和社会探索,制定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5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共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一项战略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补短板、克难点的任务尤为繁重紧迫。优质高效的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宜居宜业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农民富裕富足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大量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主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乡村振兴整体,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乡村振兴主体保障。  相似文献   
1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农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形态,数字经济向农业农村渗透将产生产业发展、生态优化、文化整合、治理规范和增收致富五大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乡村数字化转型能力弱、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数字化素养偏低、数字化人才匮乏四方面的因素制约,应从加快提升乡村数字经济能级,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推动资源要素下乡聚集;培育乡村数字人才,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打造数字经济平台,拓展乡村数字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