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21篇
  免费   911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管理学   4013篇
劳动科学   178篇
民族学   436篇
人才学   208篇
人口学   191篇
丛书文集   6527篇
理论方法论   1229篇
综合类   10334篇
社会学   1129篇
统计学   528篇
  2024年   399篇
  2023年   1564篇
  2022年   1590篇
  2021年   2022篇
  2020年   1687篇
  2019年   1094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776篇
  2015年   1106篇
  2014年   1937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160篇
  2011年   1252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1154篇
  2008年   1096篇
  2007年   881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社会的共享传统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被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礼治模式所形塑,表征着中国内生性发展的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因此可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内部视角。追溯与梳理传统社会中的相关话语形式,理解与阐释历史上国家礼治与地方自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对自古及今中国社会内部制衡机制的认知。纵观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发展历程,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集体化时代的“新德治”实践,以及新时期乡村社会中的“礼治复兴”现象,都会发现以礼治为表征的共享传统的坚韧传承及其在社会振荡时期的重要调谐作用。发掘中国社会共享传统中的知识共享、社会共建、道德共育等核心要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当今乡村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礼治复兴”现象,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亦有着重要镜鉴意义,还可在激活中国社会整体人文精神的意义上,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既是集体成员受益权与集体所有权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正在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收益分配的特别性表现在: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呈现成员内部的公益性,集体成员分享收益体现成员个人的私益性;以多元分配方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重综合功能。收益分配的特别性根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公共性和成员身份性。就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分配的优化而言,上缴的村委会款项、提取的福利费和集体股股息宜并入公益金;未达分红门槛的可分配收益与公积公益金的功能、性质近似,可将其转增公积公益金并参照公积公益金处理其结余。就集体成员分享收益分配的改进而言,劳龄股的设置应以劳动贡献事实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并控制其占股比例;治理积分作为可分配收益的分红依据时应有分配比例限制;应完善新增集体成员优先购股权等规则,促进其平等分享收益。  相似文献   
93.
在农村贫困治理历程中,扶贫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特性塑造了基层行动者的策略性“变通”行为,由此衍生出非贫农户“争贫”与成为贫困户后“弃贫”的二元逆向选择样态。基于桂中H村的田野追踪发现:在建档立卡期间,由于政府帮扶资源具有的显性福利与隐形利益,识别机制错位加剧了恶性竞争与简约治理下的“变通”处置,使得非贫农户以“身份的特殊性”与“弱者的武器”进行“争贫”,进而增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但在脱贫攻坚时期,由于个体脱贫压力与村庄舆论持续性“差序”传播形成的“涟漪效应”,行政考核压力与政策执行压力逐级加大,迫使被认定为贫困户的非贫农户采取各种策略“弃贫”,以消除贫困“污名化”的负面效应,进而降低自身的被关注度与舆论风险的社会放大。  相似文献   
94.
作为一种中国倡导、服务全人类的海洋治理构想,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基于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生态和海洋安全而形成的“五位一体”共同体理论体系。在理论设计与实践构建过程中,海洋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延续性、实践性、人民性与系统性等内在特质。如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从观念转向实体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话语引领、法治支撑、外交推动和安全维护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海洋命运共同体话语力量,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法治建设,深化海洋命运共同体外交实践,优化海洋命运共同体安全环境,从而有力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95.
96.
作为在风险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诞生的重要理论,习近平的全球卫生治理观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精准回应了当下频发的全球卫生挑战,突出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它包含了坚持人民生命健康至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强化国际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促进全球抗疫公共产品公平分配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以习近平全球卫生治理观指导全球卫生治理实践,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多边主义、依法治理三大原则;在现实路径上,应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强化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协同发展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援助,以此推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7.
上海应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治理改革策略,应从树立整体化治税思维和借助数字技术来平衡税收治理结构,从改革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来完善税收治理制度,从推进税收大数据、电子税务局和协同共治来革新税收治理方式,从而形成统一化、法治化和数字化的数字经济税收治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98.
99.
数字技术融入既有治理体系的进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过程,而是涉及复杂的系统制度设计与观念调整。结合当前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整体改革步伐,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战略目标,应构建多方参与、激励兼容的数据共享与开发模式;优化数字化生态体系,促进数据生产与数据使用的有机统一;依托自治共治,推动紧贴需求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发机制创新;构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数字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0.
结合生活数字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上海的城市定位,上海推进生活数字化的路径架构是: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寻找需求;两轮驱动,以技术和制度两轮驱动获取动力;三维着力,以基本民生、品质民生和保障民生差异化为着力点持续发力;四把标尺,以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最满意为标准衡量价值;N个标杆应用场景,从老百姓民生的痛点和堵点出发,聚焦百姓高频急难,打造N个生活数字化的标杆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