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21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吕夏卿的《唐书直笔》是北宋"义例之学"的代表,以《春秋》褒贬书法为指导,通过"例"来见"义".他主张兼采《春秋》三传,既借鉴《左传》对《春秋》"例"的阐发,又取法《公羊传》与《谷梁传》注疏《春秋》时所体现出的"微言大义",宗传的理念使其笔法重在强调"例"的规范.欧阳修的《新唐书》笔法具有粗犷的特点,忽视细节,书法不够谨严,以个人好恶取舍史料,致使史料删减严重,这使《新唐书》本纪书法不断遭受后人批评.吕夏卿对《新唐书》的影响主要是他运用了《唐书直笔》中的书法撰写他所负责的《新唐书》部分,因而《新唐书》的体例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2.
黎明  李淑娟 《经营管理者》2008,(11):110-114
有这么一个人,他以一枝笔纵横千年,用涨墨和富于变化的飞白,切割出极富变化的空间,给人以虚幻中见真实、平淡中见苍辣、朴拙中见空灵的感觉.因此,这个人也被书坛名家评价为"中国书坛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的一位代表人物,也是西部书坛的一个符号、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993.
小说评点知识谱系考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子林 《浙江学刊》2001,(2):102-110
本文对小说评点的知识谱系进行一番新的考索,指出其与儒家经学传统和古代读书法之间深刻的渊源关系,进而从李贽、金圣叹小说评点知识谱系的建构中,发掘出蕴含其中的权力话语的斗争以及对意识形态生产的积极参与.小说评点的出现是晚明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994.
汉字的特点奠定了书法美感的艺术基础,汉字的表意性质造就了书法的形象美,汉字的形体构造生成了书法的均衡美与变化美,汉字的文化蕴涵产生了书法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995.
书法与佛教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精髓。东汉佛教传入中土后 ,书法即成为申记与阐扬佛理的最合适工具。随着佛“道”的渗入 ,书“道”和佛“道”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而促进 ,不但使书法艺术得以普及和提高 ,而且加速了弘扬佛法的进程 ,使佛教在中国发展至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96.
《决策与信息》2007,(10):F0003-F0003
郭代模,1945年出生,1981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毕业后到财政部科研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1990年调任财政部中国财政杂志社副社长,《中国财政年鉴》、《中国会计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兼《中国会计年鉴》总编辑,编审。2001年改任中国财政杂志社顾问。1987年以来担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是中国财会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亚太地区财富经济研究中心高级专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7.
马海兵 《老年世界》2008,(15):41-41
学习书法的心态摆正了,下一步要从如何找准切入点着手了。  相似文献   
998.
云瑶 《老年世界》2007,(22):34-34
书法与茶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是因为二者有着相通之处。古往今来,谈茶论道的人很多,他们以诗会友、以茶待客、以字回赠,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修养。自古就有“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的说法。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99.
转眼间,杜宗甫先生逝世已近三十年了,他的诗书画印,他的音容笑貌,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渐去渐远,一些正式出版的书画家辞典里,查不到他的名宇,因为他不是书协或美协会员.在画廊和文化市场,他的作品很少且不为藏家所识,因为没有人为他"包装".不要说普通市民,就是书画界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人不知道杜宗甫的名字,纪念他的文章更是很少见到.曾经驰誉艺坛,身怀书法、国画、篆刻三项绝技的一代才子不仅生前曲折坎坷,而且逝后如此寥落,不禁让人喟叹.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接主体心源的艺术, 在抽象的点线律动中展现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气质和心灵, 在艺术制作中书家高度的个性化追求,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汉代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指出了书法艺术之人本思想.古代书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进见智,令人神思难驭,如入云雾.因此对书法书法艺术之美不仅要全面研究作品之线条、结构和墨象,而且还要联系艺术家的功力、学养即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