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4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毛泽东是当代历史伟人,他的伟大源于历史,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毛泽东根植于这块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上,他的人格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华民族性格的滋养。作为一个伟大而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既是一个气度恢宏、睿智深邃,在斗争的狂涛巨浪中谈笑自若的政治家,也是一个运筹帷幄,料事如神,指挥千  相似文献   
32.
"三世说"是公羊学重要思想之一.董仲舒将鲁十二公按照时间远近分为所传闻世、所闻世和所见世.在董说的基础上,何休将三世发展成为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衰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社会由衰乱世向太平世发展的过程便是王化由鲁扩散到诸夏,再扩散至夷狄的过程.在<公羊解诂>中,何休将<春秋>众多书法纳入其三世说,如大夫卒日、大小国之别、夷夏之辨等.何休"三世说"深化了<春秋>王鲁、夷夏之辨等义理,促进了公羊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杜苟鹤,一个生逢乱世的社会底层文人,一生奔波求取功名?经历坎坷,身心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他的诗歌体现了晚唐的衰世之音。杜苟鹤诗之悲情主要表现在乱世亡国之悲、命运之悲、人格之悲。  相似文献   
34.
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大力整顿士风文风,力图重建汉唐盛世文治局面.在思想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洪武朝文人的政治心态几经转变,从元末失望与旁观到初期感恩与期待,再到中期逢迎与忧惧,直至晚期自保与麻木.一朝文风也随之嬗变,从初期的尊台阁贬山林,到中期的颂世与感伤并存,终陷末期的僵化与简直.朱元璋强力推行的洪武朝文学改良运动,虽然...  相似文献   
35.
时代需求为赵树理文学主张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肥沃的土壤。抗日战争大环境、积极投身抗战宣传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对赵树理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说明了时代需求是赵树理文风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6.
秦元 《齐鲁学刊》2003,(1):14-17
颜之推的《观我生赋》是一篇叙事性作品 ,其创作时间应在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至静帝大象二年(580 )之间。此赋独特之处在于反思历史与观照人生 ,在于作者对故国、对命运的理性思索。而这种重叙事、重理性的特点与北朝文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7.
童年经验对赵树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形成了赵树理固执的难以更改的生活习性 ,导致赵树理小说创作更加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  相似文献   
38.
现代社团文学流派风格的形成,除了受我们所熟知的时代、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学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社团与社团之间由论争、制衡所形成的"张力场"的影响。总结现代社团文学格局的"张力场"及其相应的文风互动模式,对于揭示现代文学流派风格的形成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古代齐人以舒缓著称,又因辩智而远近闻名,二者相映成趣,相互补充.辩智是齐地民性的核心和精髓,是内在资质,舒缓则是其外在形式和风度.齐人的舒缓之性和儒家的登降揖让之礼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齐人的辩智促进了主客问答式论辩文的发展,早期的设辞类作品多出自齐地.齐人因辩智而幽默,中国古代的幽默文学也是首先在齐地兴盛起来的.齐人舒缓之性,则往往造成作品迂回委婉的风格,即所谓的"齐气".  相似文献   
40.
清代微州文风昌盛,徽州巨商不断涌现,这些巨商大儒,为了宣传、保存文化。他们不惜重金收购珍本秘籍,并耗巨资刊刻了大量的书籍,使徽州的私家刻书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产生了不少杰出的藏书家、刻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