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989篇 |
免费 | 642篇 |
国内免费 | 38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370篇 |
劳动科学 | 405篇 |
民族学 | 611篇 |
人才学 | 2080篇 |
人口学 | 79篇 |
丛书文集 | 12348篇 |
理论方法论 | 2012篇 |
综合类 | 24238篇 |
社会学 | 4588篇 |
统计学 | 2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4篇 |
2023年 | 889篇 |
2022年 | 880篇 |
2021年 | 1409篇 |
2020年 | 973篇 |
2019年 | 1689篇 |
2018年 | 477篇 |
2017年 | 871篇 |
2016年 | 1025篇 |
2015年 | 1578篇 |
2014年 | 3460篇 |
2013年 | 3093篇 |
2012年 | 3015篇 |
2011年 | 3376篇 |
2010年 | 3182篇 |
2009年 | 3532篇 |
2008年 | 3861篇 |
2007年 | 2915篇 |
2006年 | 2535篇 |
2005年 | 2479篇 |
2004年 | 2212篇 |
2003年 | 2061篇 |
2002年 | 1926篇 |
2001年 | 1970篇 |
2000年 | 1420篇 |
1999年 | 615篇 |
1998年 | 316篇 |
1997年 | 246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怀着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无比崇敬,我参加了2006年11 月在西南大学举办的全国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新农村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在90高龄却葆有青春激情的中国陶研会会长方明老先生的引领下,我知道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的陶行知;"爱满天下"的陶行知,"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古圣寺无言的墙壁处处彰显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芒.在先哲陶子的思想烛照之下,我感受到自我的微小与振奋. 相似文献
92.
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1.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上的误区一是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者心目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与学术活动相对立的行政活动。二是认为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的事情。三是认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虚不务实。 相似文献
93.
教育学生如何选择要从事的职业、如何对待已从事的职业是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职业出现,人才流动机会增加,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择业机会.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把握好机会对学生进行从业教育. 相似文献
94.
赫拉克利特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学识最渊博也是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尽管他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其人学思想 ,但他是第一个提出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 ,最早提出感觉是否可靠的问题 ,同时又主张人人有共同智慧。他是西方研究人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5.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 相似文献
9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也是最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开放进步的教育思想,求真务实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体现出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7.
熊七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56-58
在杜甫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一类以遣兴为题的诗。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遣兴诗做了分析:一、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诗人的爱国忧民之情、羁旅之愁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二、从风格上看,它显示出沉重的命运感。三、从结构上看,这些诗多用连章体式,布局严谨。四、从艺术手法来看,它体现了多种手法的浑然天成。通过以上方面的解读,我们能更好的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高尚的仁爱思想和高超的作诗技巧。 相似文献
98.
99.
钱穆史学思想有几个特点:一是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中国传统社会非封建论、“史心“论、“古史层累地遗失“论。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经国济世“的精神。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史观“、“生命史观“、“变化史观“、通史观念等理论。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