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94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087篇
理论方法论   122篇
综合类   1834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1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曹明贵 《决策探索》2007,(24):63-64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结构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结构,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从根本上阻碍劳务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明显的一种状态,是发展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内部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上所呈现的二重性质的称谓.  相似文献   
122.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3.
相征  赵鑫 《求是学刊》2013,40(5):56-61
城镇化需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界定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其次从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入手,分析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逻辑机理。研究表明:农民工群体在户籍身份、社会地位、生活权利、生活习惯、生活理念、受教育程度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完全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农民工完全融入城镇生活,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4.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与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建立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城市居民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较全面的社会福利,而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之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25.
当前对立法程序所形成的“法案的提出、法案的审议、法案的表决和法案的公布”四个显性立法程序的基本共识,不能全面解释立法运行过程的真实性。原因在于实践中至少还存在着“立法规划/立法计划、法案的起草、法案的审议、适用解释”四个隐性立法程序。其中的逻辑主线表现为显性立法程序与“组织”相勾连,隐性立法程序与“个人”相勾连。《立法法》条文以“组织”视角所建构的显性立法程序和立法实践以“个人”视角所探寻的隐性立法程序共同构成了立法程序的二元结构。从纯粹立法学问题的解释选择问题着手,所建构的立法程序二元结构,需要在“组织”和“个人”两种视角中循环联动,实现视角的融合,以扩张既有的理论解释力,争取最大限度的接近立法运行过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6.
马克·斯特兰德善于把自我对象化,对自我及其所置身的世界进行有距离的观照,这种旁观者视角使得他的观察获得了某种“公正性”和“客观化”,从而打破自我和私人化,成为事件和风景的编年史见证人。主体性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形而上学的“自我”,而是陷入了悖论式循环的“递归的自我”。这种自我在场的取消,不但使主体性陷入了机械学的递归循环,也使语言陷入了类似的指涉循环。在这种状态中,自我和语言不再是指涉的和表现的,而是表演的和自我同一的。这种“最终的自我取消”绝不意味着对死亡的形而上诉求,而是重新寻回万物一体的本质同一性,以克服西方文明中主客观二元对立思维所造成的种种分裂与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127.
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关于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为个人主义抑或集体主义的困惑,源于学者一直受一种二元对立范式的指引而欲图对这两种相反的取向做出取舍。从社会学中有关家庭结构的比较,可以演绎出中国人在社会行动上呈现的复杂结构。这一复杂结构由家长权威、伦理规范、利益分配和血缘关系四个变量之间构成的制衡关系所组成,它使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不宜用任何一种单一的取向来概括。因此,只有打破原有的二元对立范式,才能深入系统地解释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才能真正认识中国社会及其变迁方向。  相似文献   
128.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一经提出就饱受争议,否定方从坚持企业利润最大化观点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清,都直接指向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软肋,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依然在批判声中不断成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扩大化的担心,依然没有阻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个漏洞如此明显的理论,为何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蓬勃发展,一定有其内在原因。同时,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其利益相关者范围较广,那么如何处理好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129.
上海已具备率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实现"四个率先"的过程中,必须以率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为前提,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对农村分配的倾斜力度,消除影响率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继续推进"三个集中",积极实施农民非农化;构建多核心的城镇空间体系,实行以工哺农政策;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各方面素质,有效缩小城乡居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差距,率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30.
农民平等权保障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农民的平等权利,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首要的是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不完善,特别是城乡土地产权二元结构对农民土地权利的歧视,使得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在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上存在严重的权能缺失,农民既缺乏维护自己权益的法律保障,又缺乏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实现,需要创新土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完整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