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自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大人”,通常包括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还可以演化为第一人称“本大人”,似乎“大人”与“官员”为同义语。但我一直有个疑惑,以“大人”称官员,在正儿八经的经书史书中并不多见。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被称为“大人”?让我们通过检索《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上古三代秦汉H国六朝文》《全唐文》《全唐诗》以及宋元明清的一些笔记小说的电子版,来做一个小小的考证。  相似文献   
22.
毛泽东二十四史批注中体现了学习与研究历史须认真钻研原著;对古人的评价务须公正、全面;必须古为今用等学术精神,于今人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3.
程遂营 《北方论丛》2001,(1):124-128
传统的“二十四史”中有19史载有《循吏列传》,有10史给酷吏列传。循吏和酷吏(特别是循吏)具有十分明显的群体个性特点,即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博学多识、明于礼法,具有地方(或基层)任职的经历等,而这几个方面正是中国古代监察官选任的基本条件。因而,循吏、酷吏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二十四史”中《循吏》、《酷吏》两列传涉及人物约350人,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通过君主亲授、吏部铨选、台府辟署,或官员荐举等形式位至台谏,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运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循吏、酷吏,特别是循吏参与台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皇权的稳固、吏治的清明,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4.
在狂欢夜之前,我的同事,曾经经历了这次“25元门”。 2009年12月23日三更半夜的时候,该同事接到“可靠消息”称:卓越网上原本售价数千元、数百元的图书,如《二十四史》、《明史》、《全宋词》、《李太白全集》、《苏轼文集》、《资政通鉴》等,一律售价25元。  相似文献   
25.
傻人做老板     
为民  洪丹露 《领导文萃》2006,(3):141-142
行走商界多年,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傻人都做了老板,许多聪明人却为傻老板打工芽这不仅是几个人的难题,恐怕也是所有“诸葛亮”们的难题。翻开《二十四史》,从姜太公一路数下来:商鞅、孙武、苏秦、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一个个聪明人,却没有一个做成老板,按照他们的智商、情商,绝对超过他们的“老板”,为什么他们没有脱胎换骨,从“职业经理人”转成老板呢芽在我的身边,就有几个活生生的案例:潘老板,河南人,过去是一个赌徒,为了还债,去一家五金厂当业务员,不到一个月,他发现承包市场更赚钱,就找老板谈,要承包市场,老板看他傻乎乎的,不知天高文萃…  相似文献   
26.
根据"附"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我们可以把高中语文教材上的"附"分为这么几类:一、补充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比如《我与地坛》后对北京"九坛八庙"的介绍,《胡同文化》后对"胡同"一词的来源的介绍,《勾践灭吴》后对《二十四史》的介绍等,这些"附"的内容,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  相似文献   
27.
古人对"蕤宾重上"与"蕤宾下生"的争论是持续的,在取舍上有分有合,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就有明确论及"大阴阳与蕤宾重上"和"小阴阳与蕤宾下生"两种不同的生律排列方法,并指出大阴阳是建立在小阴阳的基础上,在一个八度内按高低长短顺次的数理逻辑,小阴阳服从大阴阳的范畴。但在此观点产生之前,中国古代生律法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何时采用"大阴阳与蕤宾重上"?何时保持"小阴阳与蕤宾下生"?本文拟对二十四史中八部律志进行详细分析,另参阅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对其的解读,纵向梳理各史书律志的承袭关系,横向比较不同时期的生律法排列异同,对"大、小阴阳"与"蕤宾重上、下生"的历史原貌作一个初步的古代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28.
正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有一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它是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阅读中国古籍的实际需要,于1952年添置的。毛泽东特别喜爱它,每次去外地视察工作、参加会议和调查研究时,都嘱咐工作人员带上这部史籍。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读到哪里。无论在住地的办公室里、在外出的火车上,不分白这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与毛泽东朝夕相伴24年,毛泽东对其堪称手不释卷,阅读之刻苦,阅读遍数之多,批注文字、圈点符号之多,思考之深,理解之透,都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29.
《市民》2006,(5):15-15
1997年江泽民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主题是“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他还向哈佛大学赠送了一套新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2003年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主题是“把目光投向中国”。2006年4月,胡锦涛来到耶鲁大学,他以“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为基调,向美国听众解释了在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影响下中国的发展道路。胡锦涛演讲前,中方还向耶鲁大学赠送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1346册中国图书。  相似文献   
30.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有其独到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古为今用、辩证分析、调查研究、逆向思维、对照对比、联想联系等方面。除了把二十四史当成史书来读,毛泽东还从政治、战争和战略战术、生产和生活等多种不同视角去读,手不释卷,常读常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