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644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501篇
人才学   258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366篇
理论方法论   347篇
综合类   3408篇
社会学   663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人类学对宗教与人类心灵关系的讨论分为两类,一类把焦点放在心灵的思维层面上,另一类则关注于心灵在宗教实践中的全面性经验.前者讨论的对象涵括神话与仪式,后者则聚焦于仪式研究.Durkheim对宗教研究的方向做了两个重要的扭转,第一个是把宗教研究变成了社会研究;另一个则是把宗教研究变成了仪式研究,忽略行动者主观的信念.对于仪式研究学者们关注仪式的效力,仪式展演的效力,以及萨满仪式的效力和音乐、舞蹈与身体动作的效力.由此可见,仪式是一种宗教的实践活动,它正是人们用以体验、建构宗教真理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2.
传统的傣泰编年史认为洛人是东南亚大陆傣泰王国的原住民.傣泰人定居于肥沃的河谷低地以后,政治上控制了洛人原住民.为了彻底统治洛人,傣泰统治阶级认同洛人的存在并融入他们的文化,祭拜洛人守护神、让洛人参加重要的王室仪式等,这都反映了洛人对傣泰王国的特殊意义.洛人和傣泰人生活在一起,资源与文化共享.洛人的历史正是景栋历史与清迈历史的发端.无人知晓傣泰人历史上从何迁徙而来,但洛人却在这里安居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3.
以瑶族和汉族的盘瓠神话以及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神话-仪式理论,对历史记忆中的"事实/虚构"进行分析.试图证明社会历史记忆作为族群的一种策略性选择,与族群认同和在特殊情境下的生存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事实"与"虚构"本身都构成了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要件.  相似文献   
174.
本文通过对西北弓村"转灯"仪式的实地研究与描述,分析了仪 式在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中的意义,认为社区民间仪式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合作水平和自组织能力.文章同时指出,社区仪式的衰退会造成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只有通过仪式创新或创建其他形式的组织或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本文根据帕累托提出的广义"精英"定义,将南疆基层社会的精英分子分为政治精英、道德精英和经济精英三种类型,并使用实地调查得到的资料和案例分析了这三种精英在当地实际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互动方式,同时探讨了国家政权、乡村干部和传统宗教人士在基层社区民众生活中各自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6.
《中国民族》2007,(10):69-69
9月12日上午,民族出版社向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赠书仪式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大楼举行。参与捐赠图书的单位的领导: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民族团结杂志社社长李建辉、总编辑郭正英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韩正明、县长安国锋、人大主任秦学仁、政协主席高林俊等有关领导等出席了赠书仪式。  相似文献   
177.
作为文化的载体,仪式能让参与其中的个体感受到仪式传递的文化与价值观。高校校园仪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发挥着价值导向、文化育人、情感升华、身份认同、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展仪式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仪式的针对性和真实性。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对仪式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仪式教育体系、尊重主体需求等打造具有本校文化特色的校园仪式。  相似文献   
178.
自13世纪以来,西方“北京形象”在“理想化”与“妖魔化”之间不断变迁。林语堂笔下的“北京形象”打破了西方“北京形象”话语霸权,解构了神秘的或带有恶意的“北京形象”。《京华烟云》描摹了北京的历史大事、精神气质、风景名胜、文化观念以及民俗生活,塑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动人的北平”形象。在《京华烟云》的基础上,《辉煌的北京》进一步展现了北京古老的辉煌、丰富多彩的民众生活及其精美的艺术,展现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北京形象。  相似文献   
179.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与"学"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对于教学互动的实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控互动式课堂的氛围,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差别,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0.
仪式歌辞是为满足封建王朝各种仪式活动需要而创作音乐歌辞,因其满足仪式活动之需的特殊功能,内容上强调其与仪式活动符号象征的一致性,形式上多采用典雅的四言正格,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程序性、依附性、组织性和共时性特点。仪式歌辞特殊的文化功能和传播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的局限性,在传播范围的拓展性、传播时间的延续性方面均不能与娱乐歌辞相比,人们对仪式歌辞的接受,也主要是从其内容的“象征图式”和“意象结构”出发的,是否美听悦耳不是接受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