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9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68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488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沈祺人  余若澜 《阅江学刊》2023,(2):162-170+175
往常认为《正气歌》多铺陈议论,但若引入宋学义理解读,则可见其直白鲜明的铺陈之下含藏着丰富的隐喻。正气之正、学圣贤、大丈夫、卿相之不动心四个意象呈现出与孟子、韩愈、石介的多重互文。《正气歌》旨在抒志,非为辨学,此诗取材宋学义理并熔铸意境。文天祥就义的义举与诗文互证,将文才、义理、情志通贯为一,充分彰显了宋代士人学孟子的大丈夫之志。  相似文献   
62.
樊浩 《江海学刊》2006,(5):26-31
伦理—经济的概念互释与理论移植是指伦理学与经济学在概念、理论方面的相互诠释和相互移植,它是20世纪学术发展走向辩证综合的重要表征。互释与解释的过程,是“意义”对话和商谈的过程,也是价值让渡和价值互动的过程。但是,由于“意义”“理解”中难以避免的“过度解释”,以及“价值霸权”的现实语境,使互释与移植逻辑与历史地潜在价值异化的危险,“价值殖民”——“价值霸权”——“价值异化”,就是它的一般轨迹。意义对话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价值异化的危险性,使伦理—经济概念互释与理论移植处于选择的二难之中。超越二难的创造性的学术理念与学术智慧就是:价值生态。“价值生态”的要义是:以伦理—经济的价值生态的建立,而不是以伦理学或经济学某个学科的意义实现为互释与对话的价值目标;以生态法则进行伦理—经济的意义对话和价值互动。由此,互释与移植的过程,便成为由伦理—经济的生态互动而进行的新的价值创造即生态价值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63.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命题,也是重要目标。2014年习近平首次提出"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后,"互嵌"一词成为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民族理论等学科讨论的热点范畴,然而学界基于社会结构、社区环境等角度的分析较为集中,而利用"民族互嵌"的视角切入分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框架以及社会学家Zukin 和 Dimaggio "嵌入性"四种类型的分析范式([1])进行结合,进一步分析"互嵌"下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路径。  相似文献   
64.
三阶层式"高校—律所"共建民商事实践课程体系是探索法学专业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通路的尝试。以开设律师实务课堂课程为平台,将三阶层式课程设计运用其中,包括知识管理、技能训练、实战演练三个阶层,三阶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课程体系设计成效已经初显。三阶层课程设计方案的优势体现为定位准确、目标清晰,环环相扣、互补互利,有效反映法学核心课程教学效果;但各阶层依然存在问题,仍待深度探讨与细化。  相似文献   
65.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民族互嵌成为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略。基于此,本文从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五个向度,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增进各民族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6.
《圣经》是许多英美经典作家和诗人文学艺术创作永恒的母题。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的战地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也不例外。他有极浓厚的《圣经》情结,他的诗作通过化用《圣经》典故,将作品与钦定本《圣经》进行互文,从而增加了诗作的厚重、可读性和艺术魅力。本文考察了诗人的有关文化背景,分析了他的诗歌特色以及它们与钦定本《圣经》之间紧密的艺术关系。  相似文献   
67.
旅游推动各民族广泛交流、跨区域流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巴马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村中城”现象。“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通过“在一起”实现了空间互嵌与融入、经济互利与互惠、文化共享与共建和情感认同与归属,在生态与生命之中找到了交融的共同性,使坡月村逐渐发展形成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一个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68.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学分属不同的知识系统,知识间的张力、问题意识的错置、概念衔接的障碍、方法上的落差,给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选择、概念建构带来很大的困难。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百年发展史上,"采政治学之观点"与关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特殊性,这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相向而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学这两个知识体系的融通和两套话语系统的互释,也昭示了当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唐律疏议》"律疏"引礼入律,阐发律意,疏解律文律注,使儒家宗法伦理、等级思想融贯唐律之中,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它丰富了律文的内容及法理色彩,建立起了一个律学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代律学达到了最高的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律学的精华;同时,"律疏"又贯通律内不同篇、卷、条、款项,使之更加协调,并恰当调整律、令、格、式等不同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律疏"的这种律学功能是《唐律疏议》成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律学巨著的重要因素。理会《唐律疏议》"律疏"的律学意义,实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与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0.
互文性的写作策略是福克纳创作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有益尝试,其创作凸显了作者对文学传统和以往作品的利用和模仿,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否定颠覆和创新发展。以《押沙龙,押沙龙!》为个案研究,从文本叙事模式、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以求对文本独特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