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罗隐(833—909),字昭谏,是唐末五代著名的文学家。本名横,因常讥刺世事,得罪权贵,举进士累不第,遂改名为隐。晚年归投镇海节度使钱,累官钱塘县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奏授著作郎。唐亡后,钱称臣后梁,罗隐受给事中。其诗文“凡以讥刺为主”(《唐才子传》),曾被誉为“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的诗人。鲁迅论唐末小品文,列罗隐为第一。其诗则多为近体律绝,慨世深沉,精工警辟。诗作中颇多咏物之诗,托物寄慨,发人深思。今择二首,试加解读。其一,《黄河》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  相似文献   
72.
在唐宋之交的五代时期,对岭南的抒写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出现在新兴的曲子词上。这时期产生了不少吟咏南国风光的优秀作品,其中尤以李殉《南乡子》十七首为代表。李殉笔下的岭南风光是美丽可亲的,岭南女子是纯美动人的。同时,这些作品语言自然,色调明丽,风格清远疏朗,在《花间集》中可谓别具一格。李殉之所以能够发现岭南之美,摆脱自古以来士人对岭南的偏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李殉乃波斯裔出身,没有汉人以中原为正统的强烈观念;其次,李殉以自由身份游历岭南,所以心态比较闲适平和,因而能客观地审视岭南风物;再次,李殉精通岭南草药,对岭南风物比较熟悉,所以能够将诸多的物象自然地写入词中。  相似文献   
73.
奢侈是五代时期统治阶级的生活作风.他们热衷于营建豪华的殿堂居室,装饰令人眩目的生活环境,追求别致的服饰、饮食,沉迷于靡丽的声色娱乐,此外还有多方面的奢侈挥霍.对封建帝王奢侈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效仿、南方相对安定的局势及富裕的经济、统治者生长于富贵环境、不知稼穑之艰难及最高统治者的"示范"及怂恿,是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奢侈之风炽盛的主要原因.这种奢侈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恶劣影响,不仅是政治腐败的根源,也是一些政权或民族衰亡的诱因.  相似文献   
74.
五代是一个军事叛乱频繁发生的历史时期.诱发这一时期军事叛乱频繁发生的原因,既有表面层次诸因素,更有深刻的制度性根源.对于军事叛乱,五代统治者常以残酷杀戮的族诛处治叛乱者,但这并未能遏制军事叛乱的接连发生.至后周、北宋,统治者采取相应的军事、政治措施,铲除了方镇赖以生存的条件,军事叛乱才基本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75.
2007年发表的晚唐五代文学研究论文(杜牧、李商隐研究文章除外),涉及面广、视角多样。其中作家综述性研究论文、文人诗歌与心态、词作、考证等方面论文颇值得关注,而小品文、传奇仍为晚唐五代文学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6.
安西榆林窟     
《中文信息》2008,(5):117
安西榆林窟为敦煌石窟的组成部分。俗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城西南约70公里的踏实河两岸。该窟现存40个洞窟,东崖32窟,西崖10窟,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有壁画5650平方米,塑像272身,壁画佛神像10826幅。  相似文献   
77.
五代时期北方边防与漕运关系密切。各王朝有各自的特色。漕运活动根据边防重心的变化,以重东轻西为特色。五代前期漕运对东北地区的边防发挥了很大支持作用,五代后期在利用漕运支持边防的有关措施的具体实施中,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战略变化。这些变化对后来宋代军事史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对这些现象及其所反映的规律性予以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8.
<正>唐代文学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唐三百余年诗风文运,在其盛衰起落的每一个阶段,均有大批的研究成果跟进。事实上,唐代文学研究总体上的热闹和繁荣,与某些局部研究的冷落是相始终的。而某些被冷落的局部,就其文学实绩及在整个文学史流程中的意义而言,又实在不应该遭到冷落,唐末五代文学便属这类情况。因而,李定广博士《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也谈中晚唐五代别头试与子弟之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晚唐新旧士族斗争不断。在子弟登科问题上,双方利用一些科场事件制造事端,以获得各自子弟登科的最大利益。随着党争的强弱分化,代表科举出身的新官僚牛党全胜,子弟问题逐渐变成了官僚阶层内部利益分割的问题,从而逐渐淡化。唐末五代的战乱对新旧士族官僚打击最大,子弟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势地位随之被消弱,科举考试逐渐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0.
五代时期,在对中原的政策问题上,辽朝契丹统治阶层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