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4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20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13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50篇
理论方法论   504篇
综合类   7762篇
社会学   722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1089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在中国诗歌史上,歌咏望乡、思乡、归乡的作品蔚为大观。出于传统深厚的乡土情结和旅途中的坎坷际遇,诗人们在写作时将故乡与归乡之旅过分地理想化。相比之下,古代的小说家们虽然对乡土情怀保持相当的尊重,实际上却通过旅行者的各种遭遇展示了归乡之旅的复杂性。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小说中的归乡故事的梳理,反思归乡母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含义,并对小说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262.
韩扑 《今日辽宁》2014,(11):70-71
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常有帝王将相出场.他的小说多以王朝兴替乾坤倒转之际为背景,也是金大侠的好发政论使然.他曾自我剖白称,《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写的就是政治.《鸳鸯刀》看似短篇戏谑之作,其实也有金氏的政治图解掩映其中.  相似文献   
263.
正一、《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欢迎有创见、学术性及逻辑性强、语言流畅的哲学社会科学文稿,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论文,特别欢迎关于东北亚及朝鲜半岛文化、古代小说、辞赋等方面的论文。字数以5000~8000字为宜。二、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凡向本刊投稿者,须提供以下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264.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70年正式出版的一部非虚构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哥伦比亚一艘军舰的海员在海难发生10天后奇迹生还的经历。非虚构小说的主要特征在作品中有集中的体现,对这些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读懂作品以及了解其中反映的哥伦比亚深层的社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5.
《江西社会科学》2016,(8):103-106
学界普遍认为《荷马史诗》是西方小说的源头和胚胎,它对西方小说甚至整个文学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结构方面,《荷马史诗》通过主人公个人的经历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形成情节,这种被称为"一根绳子"的结构方式也是以后其他叙事门类如骑士传奇、流浪汉小说等的最主要结构方式。可以说,《荷马史诗》直接孕育了后世的传奇和流浪汉小说。同时,《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传达了荷马时代对人的观念诉求,也影响了后世对人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66.
《雨月物语》是日本江户时代读本小说的代表作,由9篇短篇志怪小说组成。其中《蛇性之淫》翻案中国的白话小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要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丰雄与蛇女真女儿的故事。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并从这一侧面考察了中国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到日本并逐渐"日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7.
"志怪"与"小说"两词在《庄子》中各处不同语境,含义及用意皆有差异:"志怪"处于论证语境,用为论据;"小说"处于比较语境,成为贬义。它们在汉代之后先后变成目录学领域的类别概念,小说属子部,志怪先附史部后又退至子部。由于两类作品都存在虚构性,后代史家据此便将它们归为一类,从而生成新的类别概念:志怪小说。  相似文献   
268.
裴仁君 《秘书之友》2014,(10):26-28
正一、微时代已悄然来临今天这个时代,有人将其定义为知识经济时代,有人说这是个信息时代,也有人说我们已处于读图时代,各种说法不胜枚举。而就在当下一个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名词渐渐流行起来这就是"微时代"。环顾周围你就会发现,现在以"微"字开头的新名词、新事物越来越多,微博微信、微话剧、微小说、微电影、微课、微企微广告、微管理、微财经、微营销、微旅行、微美容……一个个"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  相似文献   
269.
纳博科夫是一位视觉艺术大师,这是理解其小说创作的关键.纳博科夫反复声明自己天生是画家,具有特殊的听音辨色的“色彩听觉”天赋,其作品运用文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艳丽色彩.纳博科夫对古往今来欧美列国的画家画作了然于心,其创作过程即如作画般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毫泼墨,实践着“诗如画”的书写传统.除了斑斓的五彩世界与绘画般的文字书写,纳博科夫的小说还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技巧.在文字与视觉艺术之间,纳博科夫自觉且自如地进行着空间书写.  相似文献   
270.
虽然性别变化是人们未曾经历的事情,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古代小说对此进行想象,自六朝志怪小说到明清小说皆有所涉及。从前期的现世男变女现象到后期的转世男变女事件,男变女故事的情节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个流变反映了小说叙事一个方面的演进。然而,所有这些故事又隐秘着对未知的恐惧,对异物的想象不过是对常态的反证,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意识的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