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9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8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才学 | 27篇 |
丛书文集 | 1474篇 |
理论方法论 | 255篇 |
综合类 | 1847篇 |
社会学 | 119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243篇 |
2013年 | 202篇 |
2012年 | 288篇 |
2011年 | 285篇 |
2010年 | 266篇 |
2009年 | 287篇 |
2008年 | 308篇 |
2007年 | 245篇 |
2006年 | 195篇 |
2005年 | 171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依法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是世界各国刑事司法之重要任务。基于安全在法律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恐怖主义犯罪之特点,我国现行侦查程序在调查取证、人身羁押、权利救济以及特别侦查措施等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和问题。为强化反恐防恐之力度,强固人权自由之保障,我国应在深刻反思自身问题病灶基础上,积极借鉴外国反恐侦查程序成熟经验,遵循国际人权法之要求,构建起具有本土适应性的反恐侦查取证程序,实现有效反恐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2.
孟根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2-86
布鲁诺伦理思想秉承了德性幸福的传统,反对基督教的基于原罪说和性恶说的守贫禁欲财富观,把劳动和幸福结合起来,主张劳动创造财富。国家必须对它的公民的生活施加道德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在思想上正确地对待财富,国家也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消除贫富分化以维护政治秩序。由于时代所限,布鲁诺不可能认识到不合理的私有制是造成阶级分化的根源,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爱”的幻想中去。 相似文献
53.
段元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35-39
孟子和柏拉图理想政治的蓝图分别是王道政治与正义城邦,二人的政治思想有颇多相似之处,但是二人思想的逻辑理路、价值诉求、理想政治模式、历史影响却又截然两分。体现在:性善论和"美德即知识"的逻辑起点;仁义与正义———情理两分的价值诉求;王道仁政与正义城邦的政治理想;德治传统与理性主义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54.
21世纪的中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许多深层次性的矛盾逐一浮出水面。近年来房价高涨与住房难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政府应对高房价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文通过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视角试图去探析政府制度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一些政策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55.
郭小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64-69
城市废弃物的风险报道,关注"废弃生命"或弱势群体的环境生存权益,再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现代性后果。垃圾焚烧发电决策争议的报道演变,是我国复杂新闻场域中环境议题分化的过程。从"环境保护"、"健康维权"向"环境正义"新闻主题框架的转变,体现风险治理、环境参与、决策民主以及环境公平的多重媒介诉求。 相似文献
56.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内视、自觉与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日碧力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近些年来,民族关系研究又成为热点,从去政治化的争鸣[1]到新清史的论战,[2]彰显了人群关系中民族关系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国内有关民族关系的讨论存在几个值得改善的地方:只看别人不看自己,把民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其他民族;平面地看问题,不联系历史,不联系背景;不考虑感情,不考虑美德和正义,不考虑尊严;拒绝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因而也就难以对话。因此,把内视、自觉与正义引入民族关系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7.
58.
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面旗帜、一项战斗武器。当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为阐明斗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阐明斗争的目的以及它必定会走向胜利,就必须用农民所能理解的语言和逻辑,以宗教玄想来凝聚和组织农民。除了宗教以外,农民没有更好的思想武器和组织手段。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往往都离不开宗教,宗教在农民起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说“群众的感情唯一是由宗教的粮食来滋养的,所以,为了引起暴风雨般的运动必须使这些群众自身的利益穿上宗教的外衣。”凡是承认太平天国是一场正义的反压迫的农民战争,就必然承认其拜上帝会在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农民起义队伍,加速和促成了起义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9.
张立兵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4):26-29
孔颖达《毛诗正义》广泛继承了先秦两汉以来的性情思想,其性情思想主要内容为:性情的本体是"气";"受气"的厚薄不同使人性分为九等,各等善恶不同;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来教化人民,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教化得以成功的依据在改变人的性情,使人性由恶趋善、性情中和;教化最有效的手段是诗与乐。 相似文献
60.
许永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柏拉图的《国家篇》是一部系统的正义论,所谓正义就是理想城邦中成员各司其职,从而使城邦和个人体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这种正义论虽具有客观性,却没有具体的、主观的内容,只是一种伦理上的而非道德上的正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