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西方民主文化发展的历史漫长而曲折,至今已有2500多年。民主化已演变成为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一股强大潮流。本文从四个方面做了分析:一是东西 方古代生产方式的差异;二是法治思想和服膺法律的传统;三是独特的城市发展道路的影响;四是知识分子群体在民主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古希腊雅典算起,人类的民主文化已绵延2500多年。从民主的发展历程看,民主这个观念之所以强大、诱人,是因为民主制度底下决定未来行动的是它的人民,由此,人们牢牢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民主之所以强大,乃在于一种自治的观念,即应当听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人们笃信人类的…  相似文献   
82.
谢韬 《天府新论》1994,(4):30-3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两个特征谢韬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一个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方向与前途.对此,邓小平同志作了明确的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怎样准...  相似文献   
83.
正确称谓中国古代社会,必须以其基本生产方式为依据。而分析《盘庚》篇人际关系,并无奴隶制痕迹。和西方奴隶制形成过程相比照,盘庚之所为刚好堵塞了中国古代社会走向奴隶制之路。商周时期,王侯占有土地,以租税合一形式剥削血族成员,以宗法组织进行统治,是和奴隶制不同的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应有一个特殊称谓,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84.
河田信 《经理人》2010,(9):66-67
丰田生产方式(TPS)作为制造业界非常成功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对TPS的认识,却往往容易陷入对其进行过大评价和过小评价的误区。我列举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4种误解,希望借此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TPS。  相似文献   
85.
我国改革正在进入社会体制改革时期,各类社会问题的处理日益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社会体制改革需要新的知识支持系统,现实的知识生产方式严重滞后。需要进行知识生产方式的创新,以为社会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宜的知识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6.
文学在艺术生产语境中由传统精英型文学转型为现代大众型文学,是文学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调整、生产方式转换及存在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改变的结果。面对机器生产及电子化时代的文学多样化形态,应确立文学在艺术生产中的定位,构建文学生产的核心价值取向,促进文学在艺术生产中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7.
为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原理辩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各个时期的著作中的基本原理。这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 ,不断遭遇质疑乃至否定。本文指出了产生这种情况的三个主要原因 ,并从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系统化 ,普列汉诺夫对质疑的回答给我们的启发 ,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等方面 ,驳斥了质疑和否定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各种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88.
89.
所谓微制作,就是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终端作为音乐生产工具,突破时空局限的音乐生产活动。根据音乐生产的技术方式,我们可以把整个音乐生产分为“手工制作式”、“机械复制式”和“数字虚拟式”等不同的生产方式,但微制作与它们不同,因为它实现了音乐创制空间的流动化、创作时间的即时化和创制与传播的同步化,因而微制作是一种新的音乐生产方式。微制作的出现,大大推动了音乐生产日常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