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70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65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232篇
社会学   3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师生交往、碰撞、交流、合作、互动,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源泉。生成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把握机遇,激发生成,挖掘资源、激活思维,开启智慧,引导参与,把生成与预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2.
《伴侣(A版)》2008,(4):47-47
正心怡:我18岁那年,开始了我的初恋。恋爱的新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让我和男朋友深深陶醉在其中。但是好景不长,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极力反对我们交往,硬把我们拆散了。分手的时候,他紧紧抓住我的手说,  相似文献   
153.
中国的广大农村是一个相对传统与封闭的社会,在这种特殊的"关系格局"中,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交往有着特色的功能与模式,维系着特殊传统下的农村的关系模式,本文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农村社会人情交往的互动行为的社会功能,揭示社会转型时期的这种交往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4.
民初以来,诗歌翻译在文言和白话不同的语言形态和两种不同的知识型层面上发生,并成为中外文化交往上愈来愈重要的实践活动。新文化一派则视诗歌翻译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鼓吹白话及新诗体的翻译,并放逐了文言及其传统格律诗体。坚持文言翻译的尝试延绵于整个20世纪,这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5.
本土女性话语资源的分析表明.西方女性主义及其翻译观在本土语境中集体缺失.因此.西方女性主义翻译中所采取的双性同体纠偏策略在我国目前的翻译批评中尚属视野的期待。交往行为理论为双性同体的翻译策略提供了实践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6.
蔡婉冰 《决策探索》2007,(17):106-107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对《晋书》等古代典籍的分析考证,可以看出陆机加入"二十四友"集团其实只是权宜之计.陆机与其核心人物贾谧的关系并不深厚,与集团其他成员如潘岳等人交往更少,甚至彼此互怀对抗之意.  相似文献   
158.
"新时期共识"是"新时期文学"的价值核心,而1980年代在广泛的文学活动领域内形成的具有公共领域幻象的新型交往空间,则是"新时期共识"生成的基础.文学刊物、文学社团和大学是建构新的文学交往空间的主要机制化领域.虽然在意识形态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因为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作为基础,新生成的文学交往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被操纵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5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社会公众的利益观、价值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此 ,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 :一、人际交往模式 :对采访交往共同体的阐释 ;二、采访交往主体的二重性 ;三、体验式采访 :采访交往的冲突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0.
浅析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小 《管理与财富》2008,(12):144-144,F0003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理解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交往的内涵、交往与人类社会存在及其发展关系等问题入手,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交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