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论是从所有权还是从行为权来看,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产权最不明晰的企业制度。从本质上看,股份制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使得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但也预示着金融资本对于产业资本的统治。不过,产业资本家对于金融贵族的反抗比不得他们在历史上对于土地贵族的反抗,这是因为金融资本其实是产业资本自身的产物,不废除产业资本就不可能废除金融资本,也不可能摆脱金融资本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国有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政治功能和社会作用。因此,无论在计划经济里还是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都对国有企业给予了倾斜式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3.
早期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产融模式开始向以糅合政、金、产、学、研等多种力量和主体参与的市场化方向转变,并正在逐步形成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融结合格局。产融结合的最高境界是职能的融合。政府、产业和金融三大主体相关职能的发挥并非单纯地局限于各自主导的维度之内,而是可以系统地组成一个互动体系,且三大主体对各种要素的影响亦可相互交织。在不改变各主体主要定位和职能的前提下,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产融结合机遇,以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为目的,建立以政府引导为主、企业和金融紧密结合的多种职能均衡发展的路径是助力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优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制造业过度金融化将加剧"去工业化"和资产泡沫化矛盾,削弱制造业发展基础。现代经济金融化进程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控制,加速了产业利润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并降低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的门槛。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日益显现金融投资倾向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驱动和强化了制造业的金融投资行为:(1)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弱化及盈利预期固化;(2)金融投机活动扩大及投资收益的虚高;(3)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控制和改变。  相似文献   
1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它通过发行基金单位,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资金,主要从事非公开发行股权的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的增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首先是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存在的.这种货币资金具有产业资本的一般属性,但这种属性又与产业资本有不同.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执行特殊职能的资本.它有其产生的条件和特殊的运动形式以及利益要求.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本特性进行经济学分析,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论研究中还是比较少见和新颖的,并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石油金融是石油与金融系统相互融合的产物,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对石油产业、石油市场的支持作用.近年来,国际石油金融呈现出融资渠道多元化、产业资本金融化、石油金融属性强化、石油货币影响国际金融秩序等趋势.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升高,面临石油价格安全与石油供给安全问题,发展石油金融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在具体发展途径上,可从金融体系对石油供给保障的支持、参与国际石油金融格局、灵活管理石油金融资产、发展石油金融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产融结合"这个词听起来颇为时髦,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予以付诸实践。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在没有政策明确支持的情况下,仍然在探索以参股、投资、战略投资等多种形式与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最终却依然"伤痕累累"。这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2,(3):14-15
2011年12月31日,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番禺节能科技园召开“全省民营科技园‘三资融合’建设模式现场会”,总结推广番禺节能科技园土地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三资融合”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一直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国际上被称之为“中国奇迹”。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来源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正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日益强大,所以在国际上出现了“中国与世界工厂”有关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在国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如火如荼,但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侧重于定性的、历史的、逻辑的、主观的论述,缺少定量的分析与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