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5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19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364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2164篇
社会学   184篇
统计学   2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河南省所有制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报告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有利于”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为依据,立足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对河南省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了综合比较,坚持用数据支撑观点,从对现实所有制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得出结论。研究报告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全国各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看河南的所有制结构。主要对全国各省份、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比较,从而找出了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在全国的位次。第二部分,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演进的纵向比较。主要对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构成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继续优化河南所有制结构的有关认识和观点。第三部分,河南省所有制的行业结构分析。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他经济成分在河南工业40 个行业中的布局、作用及各自所处地位的变化。第四部分,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调整优化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99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主体多元化,责任有限性,公司财产法人化,管理体制科学化。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多过急,股权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企业办社会的包袱难卸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美、日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主要应抓好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培育经理市场,劳动力市场,解决好企业冗员负担和社会负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十五大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严格遵循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确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正确认识这一制度.不谈公有制,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说成是“社会公正 市场经济” 是不正确的.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不是否定公有制为主体的依据,不应笼统提“破除所有制崇拜”.在中国搞私有化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和一部分集体企业的资产不能无偿量化,只能采取有偿出售或出租等方式,可以量化的那部分集体企业资产应赋予其完全产权;对于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所形成的企业资产应界定为企业集体所有,同时要规范产权交易和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995.
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本产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探讨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问题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对人力资本产权要实行法律保护,同时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社会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6.
兼顾公平与效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最佳农地产权制度选择所应实现的目标。世界上农地产权制度一般都经历了村共有土地制度、领主所有土地制度和个人私有土地制度三个时期,而现代农地制度则经历了耕者有其田和规模经营两个阶段。美国和法国、英国和德国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农地制度的形成受制于资源约束,同时,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有效统一或实际上的统一是一种历史趋势。历史经验和理论论证了私有农地产权的效率,以及适度的私有产权对生态环境具有的较强保护作用。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目前应实行"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个二元农地产权制度,一方面,它具有和私有产权一样的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具有最终的控制权,这应是一个兴利除弊、利国利民的最佳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997.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很难取得今天的成效  相似文献   
998.
李文  李晖 《理论界》2006,(1):16-16
本文着重论述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和意义,提出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刘斌  张翔 《西部论坛》2021,31(6):67-80
采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级市数据合并,探索了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在打工所在城市有住房的农民工,其就业稳定性更高.其次,通过对可能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观察发现:住房产权通过房奴效应和锁定效应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房价上涨会提升有房农民工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00.
西部地区政府的经济政策创新,可以弥补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推动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