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杭州,位于钱塘江畔,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逾两千年,吴越国和南宋都曾建都于此;西湖西溪美景曾引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心驰神往;一条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抵通州,客货因之畅行南北,杭州的繁华富庶自古绵延至今。 相似文献
43.
二屯镇位于德城区北郊,总面积41.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万口人,北部与河北省的景县、吴桥市相连,南接市区,西邻京杭大运河,104国道纵贯全境,德州市德北绕城公路和德衡高速路横穿南端,镇驻地距市区仅7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2004年1月,二屯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镇、山东省中心镇,已成为冀东南、鲁西北最具活力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44.
《华人时刊》2014,(Z1)
正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坐落在名城镇江之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是一所既有八十多年历史又具现代气息的学校。始名私立达仁小学,建于1928年,曾被誉为镇江"四大名校"之一。1956年,改为公办中华路小学。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发展,2000年把学校"三址合一"改扩建工程作为镇江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2002年3月新校舍竣工,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百姓拍手称赞。学校以"成就师生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围绕"让每位孩子享受诗意的童年"这一教育观,从引领诗意理念、营造诗意环境、实施诗意管理、培塑诗意教师、打造诗意课堂、建设诗意课程等方面架构起诗意教育文化的基本框架,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丰富教育文化的内涵,倾力 相似文献
45.
46.
汪永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13
大港大港镇位于镇江市的东部,距离市区28公里,是镇江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大港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港口拥有16公里天然深水岸线,为全国内河第三大港口。大港镇历史悠久,是古代千年漕运咽喉,近代百年通商口岸。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已经勾画出东方大港的美好图景。1954年出土于大港的国宝级文物、西周青铜礼器——宜侯矢簋,经郭沫若等专家考证:宜是地名,侯是封号,矢是人名,簋是器具。镇江最早的地名宜即源于此,显示了大港地区深厚的人文积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伯先故居,即赵声故居,又名天香 相似文献
47.
汪永平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F0003-F0003
大港镇位于镇江市的东部,距离市区28公里,是镇江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大港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港口拥有16公里天然深水岸线,为全国内河第三大港口。 相似文献
48.
正自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及钱塘江五大水系以后,京杭大运河就成为纵贯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每年有大量的漕粮从江浙一带起运,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最终抵达京津一带。随着漕运的不断发展,杭州、苏州、扬州、临清、德州、天津、杨柳青等沿线城镇日趋繁荣,大运河(本文所谓的大运河包括部分古运河在内)沿线地区也一度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且留下 相似文献
49.
“申遗”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申遗""南水北调"和地方经济开发的背景下,京杭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按照罗哲文先生的倡议进行建立"运河学"学科的理论探讨,并提出: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运河跨流域调水、航道整治、文物保护、休闲游憩等功能整合起来,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管理机制,科学实施运河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将遗产利用上升到遗产产业的高度来认识,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