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默然 《人生与伴侣》2010,(12):55-55
怕什么!热吻又不会怀孕,看似万无一失的亲密行为,但却可能让你身陷牙周病、过敏、疱疹,甚至耳膜破裂等危机,所以如何安全热吻,吻得开心又零负担,一定要知道哦。  相似文献   
102.
午夜悄悄话     
<正>Q:结婚后我常常在过完性生活后起身去忙点自己的事,很晚才睡,我想这既不干扰我们的性生活,也不破坏各自的生活习惯。可没过多久,妻子说我的习惯干扰她的睡眠,性生活后我不睡觉,她也睡不好,一定要我陪她一起睡。  相似文献   
103.
春暖花开,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看着姹紫嫣红的春色,真是忍不住想出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下。等等,你想就这么裸着出去踏青?要知道,看起来暖洋洋的太阳,也会伤害到肌肤。尤其是一整天沐浴在阳光下,更容易变成  相似文献   
104.
从小就是乖乖女,感情世界很孤独的赖斯常常抱怨,好男人让她觉得乏味。她曾对好友说:你知道吗,有意思的男人都是坏小子。可惜追求我的都是老好人。  相似文献   
105.
温暖照片     
《东西南北》2008,(10):40-40
生活中总有一些小秘密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在曾经最亲密的彼此之间传递,那其中隐含着的意义在那一刻非比寻常,或者童趣,或者温情,或者友谊,或者爱情……无论那些曾经的悄悄话代表了什么,都在我们过往的岁月里留下了无比温馨的回忆,有了这些活色生香的小秘密,生活,忽然就鲜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6.
人际关系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感觉剥夺实验”表明,离开他人孤独地生活,就不可能发展出正常的智力和人格。别人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环境的重要“社会资源”,朋友越多越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多说、多向别人倾诉,以及握手、拥抱等亲密行为更可以直接促使人的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使人能够更快地从疾病中康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交往,主动地与人交往,并且积极发展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7.
在个体化崛起的中国社会,“空巢青年”成为社会热点现象,备受学界和媒体关注。近年来,个体化崛起致使“空巢青年”基于自我视角出发,呈现了一种亲密有间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既实现了基于个人诉求满足的生活设计,又维护了个人与家庭和社群的关系互动。但是亲密有间作为“空巢青年”在微观层面的生活策略,不仅展现了社会力量形塑下“空巢青年”对当下生活的自我探索与妥协,同时也暗含着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能动回应。这既不同于西方第二现代性下自我意识和自我权利的崛起,同时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个体化崛起的本土特征,为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带来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媒介的迅猛发展与日益普及,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迎来了深度媒介化的时代,就连人们日常的“亲密”也被重新定义和形塑。聚焦数智时代的“亲密”,本文从可供性的视角出发,探讨当前以媒介为中介的亲密与媒介化的亲密。通过梳理归纳亲密资本与亲密公众的相关研究,理论性地阐释媒介逻辑以其强大的穿透力日渐跨越公私间的边界,实现媒介的传播功能、符号功能与经济功能,并参与社会文化现实的建构。秉持社会资本与劳动的双重理论视角,进一步考察数字亲密公众的培育、动员及其互动实践,从而概念化新媒体环境中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转化,并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结构相勾连。  相似文献   
109.
在线喂养中的分化问题,反映了同代人参与知识再生产过程中涉及数字接入、使用和结果层面的不平等事实。其理论依据在于,知识再生产概念是在建构主义的框架下串联起技术、个体和情境的多重要素,是数字鸿沟的综合体现。将在线育儿社区中的喂养故事和一对一深层次访谈作为经验材料,通过编码和归纳将研究锚定于资源搜寻、知识加工、新知扩散三个节点,进而勾勒出单一社区和跨媒介网络、教科书宣教型和数字叙事型、普通阅听者和亲密公众的差异影响,有助于深入研究知识再生产过程如何产生数字鸿沟。需要重视不断扩大的知识再生产鸿沟,因为它分别在线下和线上形塑了育儿实践和育儿观念,甚至带来了家庭权力关系的重塑和限制弱势群体从公共动员中获利等更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