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73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400篇
管理学   11042篇
劳动科学   1994篇
民族学   1042篇
人才学   3537篇
人口学   613篇
丛书文集   15613篇
理论方法论   3408篇
综合类   33332篇
社会学   7594篇
统计学   1773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958篇
  2021年   1068篇
  2020年   1142篇
  2019年   1025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1322篇
  2015年   2146篇
  2014年   5347篇
  2013年   4519篇
  2012年   4618篇
  2011年   6441篇
  2010年   6145篇
  2009年   5988篇
  2008年   7041篇
  2007年   4910篇
  2006年   4867篇
  2005年   4247篇
  2004年   3615篇
  2003年   3110篇
  2002年   2592篇
  2001年   2282篇
  2000年   1497篇
  1999年   844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文化对人的塑造表现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取向;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后现代文化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对中国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引导青年学生走正确的社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42.
《阅读与作文》2003,(8):40-40
  相似文献   
243.
讨论了编辑形态的概念、编辑形态的划分以及关于编辑形态的争议。  相似文献   
244.
邹文 《决策探索》2002,(2):30-31
"上网"是近两年人们见面时常挂在嘴边的词.互联网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的时间虽短,但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一跃成为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备受世人关注的第四大媒体.  相似文献   
245.
小说《沙家浜》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成为近年来遭到批评最多的文学作品。但是本人认为 ,无论是京剧《沙家浜》还是小说《沙家浜》都是基于史实之上的虚构文本。前者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神化”色彩 ,但文本的社会价值取向却与中国革命的现实走向相一致 ,这种复杂的形态是建国后 17年文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 ,把虚构文本与史实对号入座的本身便是错误的。小说《沙家浜》对这种神化和复杂的形态进行了彻底颠覆。这既是对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消解 ,又是向世俗主义的复归 ,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消费主义时代文学的走向。小说《沙家浜》毕竟是文学文本 ,对其创作中的得失 ,应该而且必须要用文学的标准并在文学的范畴内进行讨论和争鸣 ,任何超出文学范畴的争鸣或者批判都是违背文学的自律性的  相似文献   
246.
领导者作为社会良好环境的设计者,是社会群体行为保持高效的中枢.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决策能力是领导者的基本能力,其决策结果在社会群体行为中起着事关全局的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思想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群体思想结构日趋复杂化的影响,给领导者的决策实践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47.
248.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原有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这些做法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利用网络教学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49.
时间之伤与个体存在的焦虑——试论白先勇的时间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存在主义时间观入手,讨论了白先勇小说的时间哲学:一种偏执的悲剧性的时间焦虑症。白先勇早期小说揭示了生命本能对时间喻示的非存在的抗拒与畏惧,成熟期的《台北人》、《纽约客》中,时间之伤渗透到对中国现代历史荒诞性和与此相关的个体命运的反思性叙述中,微观破碎的个体回忆性叙写形式隐含着私人化历史建构的倾向。存在主义的时间观念与民间佛教的人生无常感悟互相融摄,共同造就了他的诉说和纾解个体存在焦虑的时间哲学。  相似文献   
250.
领导监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