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农业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们通过对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反思及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忧虑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手段,以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农村人口素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2.
论中国的人口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失业危机和贫困蔓延,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则是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因此“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虽已成功地实现了人口低速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但未达人口最高峰前的惯性膨胀、就业和消费压力及老龄化困惑,不仅加剧着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也给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沉重的背负。因而,只有持续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合理人口分布,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新世纪伊始,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辉煌的八十周年。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完善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95.
2009年以来,河北省卢龙县切实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环节来抓,多措并举,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有效防止了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当前人口问题的新表现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快速地实现了人口的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二是南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中国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阶段开始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同时,罔家义通过大力投资于教育和健康,极大地改善了人口的素质,推动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7.
龙海市从2006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新机制建设试点县(市),几年来,认真按照中央《决定》要求,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目标,努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高,促进了人口计生事业和谐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8.
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而社会发展又对人口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人口素质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人口素质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在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人口素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ISODATA方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人口素质状况进行聚类,划分出三类区域,并从单项指标的角度展开区域差异分析。最后从经济和教育两方面对区域差异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
廖庆  蔡婷玉 《西北人口》2010,31(1):13-16
本文对中国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的以城乡生育率的差异去考量人口的整体素质变化。人口的整体素质变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静态的、封闭的人口观点去看待人口素质问题必然得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论。把城镇、农村人口当作两个封闭的群体。同时忽视农村人口素质快速提升的的现实,得出的中国人口逆淘汰的结论必然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00.
正2014年5月12日至14日,国务院参事刘坚率领由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组成的调研组来湖北恩施州,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龙凤镇,了解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搬迁扶贫及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工作,考察恩施州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方面的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