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0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02篇 |
劳动科学 | 20篇 |
民族学 | 78篇 |
人才学 | 114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432篇 |
理论方法论 | 252篇 |
综合类 | 3061篇 |
社会学 | 496篇 |
统计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299篇 |
2012年 | 370篇 |
2011年 | 368篇 |
2010年 | 389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458篇 |
2007年 | 380篇 |
2006年 | 378篇 |
2005年 | 330篇 |
2004年 | 433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268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殷商甲骨文和<周易>中蕴涵着远古的诗歌信息,其中<四方风>、<今日雨>和<后土颂>就是发人深思的宝藏.三首古歌是穿透时空的漏斗,让天地人神的博弈跃然纸上;也是化解学科块垒的卮器,为古今中外的诗性吞吐太荒.从古歌反思诗性的时效,或可推进小年轮向大年轮的榫接;由今学比照古歌的旋律,便于体察人性诗和神性诗的交响. 相似文献
72.
企业演化研究:从"生命物性"到"生命人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的企业演化研究主要从"生命物性"的视角,将企业视为完全的自然生命系统,纯粹用生命系统及其进化的原理与规律来分析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与规律,忽视了企业的人文生命性质(即"生命人性"),因而无法解开企业成长之谜.文章指出,企业演化研究应当基于企业的人文生命性质(即"生命人性").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企业文化的传衍与变革为逻辑主线,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演化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成长演化给出更符合企业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73.
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利是欧洲近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奠基者之一。他通过把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引入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改革领域,从而赋予古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崭新的内容。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思想不仅对欧洲近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乃至世界近、现代学术界和政界人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东岳论丛》2017,(4):37-42
在西方传统心理学中,人性问题被仅仅看作是哲学问题而基本上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行为主义以动物性否定人性的存在;精神分析以生物(本能)取代人性的存在。然而,吸收中国道学乃至东方思想体系并倡导向母体——哲学——复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却改变了传统心理学的这一偏见,而将人的价值、意义等问题纳入心理学研究范畴,并以"人的内在本质"肯定人性的存在;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进一步深入融合东方哲学思想体系并重新攀登了人性能达的境地,不仅充分肯定人性的存在,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认为人性的核心是"自我超越",同时以"精神性"重新定义人性,提出"超理性的本质",这既是对人性非理性层面地位的提升,又是对人性丰富内涵的深层揭示。可以说,无论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还是超个人心理学,其人性思想的提出和建构都离不开中国道家哲学以及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体系对其的贡献。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心理学家吸收东方智慧,不仅引发了心理学领域的革新,同时也是由西方人吹响向东方学习的号角。 相似文献
75.
当法国大革命把启蒙的理性演变为暴力与血腥时,荷尔德林对理性的思考也日臻成熟.他不再崇尚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抽象的自由、人性等理念,而致力于通过艺术(诗歌)来实现的审美教育;他告别充满了概念辨析与圆滑世故的“哲学研究”,转向本真的诗性创造;他从希腊文化中寻觅完整的人性,以歌咏人性之神圣的祖国赞歌,实现对民族秉性的重塑与时代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76.
韩非以“道理论”为哲学基础,以人性为现实依托建构其法治学说.他将“道”转成“理”,进而转变成现实中的“法”.循着即心言性的理路,以“计算之心”为依据塑造了一种“众人”的现实人性,预设了人与法的分裂形态;又以“虚静心”为依据,建构了一种符合“道理”的人性,并藉由“圣人”与“众人”的对立、不对等关系,使得法对众人的强制转变成众人所不知的“自身”的“道理”,从而构筑起“人法合一”的法治范型. 相似文献
77.
康德通过自由、实践理性、善良意志等概念为道德奠定了基础,然而它是先验的、空洞的.唯有从道德是人存在的方式这一存在论的根基处人手,才能理解道德并使其获得自身存在的坚实根基,对道德与利益和人性的关系的说明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8.
追寻遥远的理想——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回顾与瞻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明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的主纽在于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教科书编纂与研究的风雨历程。文章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编纂与研究之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时期,文章分别选择了一种文学史名著作为该时期文学史著作的代表,试图通过对三个时代三部文学史名著的剖析来透视不同时期文学史著作和文学史史观的不同特质。最后,作者提出“重写文学史”需要建构多元化的文学史观和铸造个性化的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79.
宋旭明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6):84-86
家长式法律强制以设定义务为实质内容而以实现权利为价值目标 ,其合理性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性中物质利益与意志自由两个因素的关系 ,但立法者应当在分析被强制者的不同利益与协调法的不同价值冲突的基础上把握好其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8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现了新形势下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教学的立足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学的目的.由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的思考为中心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教学过程本身向"前后"两端转移,并以立体辐射方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