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16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61篇
理论方法论   184篇
综合类   2241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李立  方可 《民族论坛》2014,(11):12-13
10月23日上午9点,全省民族运动会在岳阳市体育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在《爱我中华》雄壮的乐曲中拉开帷幕。寓意着56个民族团结一心的民族之花方阵及彩旗方阵、国旗方阵、会旗方阵缓缓入场,随后,来自全省14个市州和17个民族县市区31个代表团的各族兄弟姐妹逐一登场,各具特色的民族盛装如花盛放、绚烂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82.
作品《根扎深处》收录了作家张春玉的三十篇小说,故事多以农村朴素的日常生活为主,写出职员、婚姻中女性、农民工和矿工等人物的境遇和生存的真相,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挣扎、坚守道德和自我灵魂,不依赖离奇的故事和撩人感官的叙述来吸引眼球。作家把什么是根,根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和感悟传递给读者:只有找到灵魂深处最值得敬畏的真、善、美的根,并扎深在孕育着生命、爱和希望的最原始的大地里,根在、根牢,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83.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部分。它以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人性理论为其逻辑起点和基础,并通过对道德教育是人成为人的根本这一观点的论证而阐明其是人之为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4.
中国文化的延续不能没有儒学.现在儒学复兴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一些青年学者公开以当代儒家自命,要为儒学平反,要恢复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但是,有一种代表性观点指责说,提倡儒家价值就是反对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他们认为,儒家文化中缺少自由和民主文化的传统,所以导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君君臣臣的历史,而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总有一种普世价值是人类精神的共同追求,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什么普世价值那么可怕,非要弄出一个中国价值与世界对立?  相似文献   
85.
人性与自由情感——兼论奥斯卡影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美的本质就在于自由情感。奥斯卡艺术堪称电影艺术中的经典。奥斯卡奖近百年的评奖历史证明人性是社会大众和奥斯卡奖评委共同的最好的审美趣味激发源。其中爱情、亲情、友情是奥斯卡影像中最浓墨重彩的人性主题,是自由情感的主要源泉,也是奥斯卡影像美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86.
简单是一种境界,简单不是歌,是一种态度;简单不是流落,是一种婉约;简单不是点和线的造作,是一首蕴含无限的五线谱上的音乐;简单不是虹彩,是一块厚实的黄天厚土。简单是一种态度,简单的态度包含了人生境界的某种超越,它超越了虚荣和刻薄,超越了欲望之中挣扎的贪念、嗔怪和痴迷,凌驾于人性的那一点极其容易泛滥的迷情之  相似文献   
87.
孙桂芝 《创新》2011,5(4):105-107,136
1850年问世的《红字》以及一个多世纪后的1977年面世的《荆棘鸟》可谓神父爱情悲剧的孪生篇章。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在欲望中的不同选择导致不同人格存在:在欲望中沉沦的邪恶者、在欲望中迷失的可悲者以及在欲望中自我救赎的坚守者。可以说作品中关于欲望与选择以及人性内在关联的深刻阐释使这两部小说具备了文学艺术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88.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古希腊《荷马史诗》在英雄形象的描绘上,显示出相似的塑造模式及人生理想。江格尔和阿基琉斯身上表现出的神性和人性的统一,在超凡离俗的神圣色彩下,呈现着普通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史诗描绘了英雄身份解构与重建的过程,要求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与反思,突出英雄的重要性。两部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启示我们进一步思考东西方民族在社会观念、文化信仰等方面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加深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9.
人性观是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是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基础.从人性观的角度,德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可以找到整合点.  相似文献   
90.
阐述了人性堕落的表现和危害:争夺名利、难得之货是人性堕落最明显的表现,不知足是人性疯狂的反映,求强求壮走向灭亡,强求人、伤害人是人性的缺失,心浮气躁是人性的病态,追求享乐贻害终身,有始无终常败事,好大喜功必无功,暴政、苛政是人性之恶发展的巅峰.分析了人性堕落的根本原因:背离大道,抛弃了清静无为、无私无欲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返归人性本初的基本途径:清静无为,修道、悟道、守道,见素抱朴等.论证了老子对人性批判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