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古代的人神恋故事以女神式居多,从作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文化立场以及来自民间传说等要素看,女神式人神恋故事绝大多数是持民间文化立场及价值选择的。女神式人神恋作品对美丽女性的赞美、爱恋,女性对自由平等式的男欢女爱之唯美爱情的追求,女性主动追求性爱情爱的婚恋生活,他们超越官方文化的制度律令和世俗功利婚恋的美好自由情怀等,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先人的人性之美,具有现代社会之人性美的审美性、现代性、超越性品格。  相似文献   
42.
人性美是汪曾祺小说的核心主题。汪曾祺以人性的救赎和赞美为主题,摆脱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束缚,使小说回归到日常化的生活本真,并从审美的维度对人性进行透视,在小说中建立起不同于世俗价值的叙事伦理,力求让读者在审美的熏陶中,重建新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3.
王金胜 《东岳论丛》2014,(3):190-191
正自1980年代以来,山东电影电视剧一直在全国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有着超越区域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并形成了业内称之为"鲁剧"的特色现象。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在国内学界已有一定学术积累的情况下,如何深化"鲁剧"研究,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学术领域。卢少华、房伟著《山东当代影视艺术的地域化特色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以下简称卢著)即为此研究领域内的代表性著作。卢著的出版,不仅突破了现有"鲁剧"研究中常见的评述性、描述性研究现状,而  相似文献   
44.
孙犁与赵树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迥然有别。前者散发着诗意之美,凝聚作家对人性美的崇敬;后者则显现着世俗之真,在凡俗生活中发掘人性悲剧。人物形象的不同与二位作家观照女性世界的不同视角有关。  相似文献   
45.
王安忆90年代末的短篇小说,主要叙写当年知青生活中的亲历往事,深情礼赞淮河儿女的人性美,藉此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在岁月回望中寻找、建构精神家园的执着与努力,体现出对当下平庸现实的背离.在文学创作中这并非个例."距离的审美"是王安忆精神家园得以重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6.
新时期之初是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文化风俗派"小说从另一方面表现了文学关心人的命运的倾向.汪曾祺的<受戒>以民间立场和寻梦的形式,通过对乡村、寺庙自然任情生活和少男少女美好纯真恋情的描写,表现了对人类童年净土的追寻和美丽爱情的向往.本文在肯定其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指出寄寓其中的传统知识分子怀旧情感和浓浓的挽歌情调是对现实命运的屈服和对"五四"精神的回避.  相似文献   
47.
苏联"现代"文学,与其他民族国家特定时期的文学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迹.创作活跃在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在作品中反映苏联社会的主流思想与人民的精神,在文学殿堂中大力塑造在苏联革命与建设中的人民形象,抒写人民意识的觉醒与创建新生活的信念,揭示苏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30多年的苏联"现代"文学见证了苏联社会的历史风云,也构成其独特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48.
周淑芳 《船山学刊》2002,(3):104-107
反映人性美的诗篇是诗人追求审美感受的结果,是诗人在倏忽流逝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到永恒的诗意。人性美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天赋的人性本身的东西,有一种摧不倒扑不灭的伟大力量。人性美是美丽而博大的,她犹如岁月长河中的彩舫,满载着人间的芳菲之思,永远向前流淌。  相似文献   
49.
杨成泓 《生存》2020,(9):0178-0179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珍宝。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对古诗字词的表层理解,更在于理解和感知诗歌中所蕴含的韵律美、画面美、人性美。首先从诗歌的体裁入手,根据不同的诗歌形式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领略诗歌的“诵读”文化;其次可以从 诗歌的内容出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 利用诗歌的画面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品质;再次从诗歌的情感主题着手,以作家作品的背景为切入点,探索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增进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体会到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在这种艺术魅力中体验到诗歌的美感,并学会欣赏这种美感,实现初中学生的古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0.
文章运用立体思维,对壮族摩经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人性美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人性的内涵和结构,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对如何活态保护这部古代神话史诗,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