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管理学   604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172篇
人才学   225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2038篇
理论方法论   407篇
综合类   4791篇
社会学   654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土家族传统情歌创唱者的心理状态是土家族传统情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的总体梳理,发掘土家族传统情歌创唱者心理状态的嬗变性、交揉性、稳定性等特点.并从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历史变迁、民族心理积淀等方面探寻了情歌创唱者产生诸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同时阐发了这种特点发掘与原因探寻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反映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即在社会民众中能起到的心理感受作用,并起到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大学城不仅仅是历史现象 ,更是一个历史生长过程。大学校园的发展 ,已由传统的封闭教育机构 ,成长为多元、开放、网络化、综合发展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人本主义思想为其奠定了基点。时代的发展 ,使大学的核心功能发生转化 ,突出交流共享功能 ,建构网络化交流共享空间成为大学城构建设计的核心。当代大学城更加强调开放性、自然性和人文历史性 ,通过对环境、文脉的尊重和再造 ,让人重新领略其独具的清新与典雅 ,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4.
45.
论数字自我     
肖峰 《学术界》2004,(2):86-99
数字化的扩展有可能延伸到“自我意识”的领域 ,形成“数字自我” ,开辟人的发展的一种新方式 ,使自我的存在和体验进入到新的境界 ,但由此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人文问题 ,因此需要从原则上确立其限度 ,其中所体现的是科技与人的深层协调。  相似文献   
46.
若从历史的源流条贯上考察 ,书院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 ,对民俗风情的培植、伦常观念的养成等均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书院文化”正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今天看来 ,书院教育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仍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居敬”“穷理”、注重素质教育 ;2、教研结合 ,相得益彰 ;3、自由“讲会” ,吸纳众流 ;4、不偾不启 ,倡导自学  相似文献   
47.
针对理工农医类大学在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分析论述了加强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通过两课教学和设置辅修专业等措施来实现对学生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优势。以人文讲座、舞蹈演唱艺术、体育竞技、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组织策划等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能够为工科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能够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营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49.
侯孝贤在《恋恋风尘》中使用长镜头、固定镜头表现出特有的电影美学观念 ,他的影片洋溢着抒情诗人的人文关怀 ,传递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有神韵。其反叛商业传统的电影叙事语言及方法使侯式纯电影表面看来平淡无奇 ,却有“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之意境  相似文献   
50.
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校大学生对文学名著的价值取向,贴近他们的思想热点和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名著的启发警示意义,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