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297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18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831篇
理论方法论   219篇
综合类   2223篇
社会学   627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德育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局限性,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构建新的高校德育观(生活性德育、主体性德育、协作性德育、发展性德育),并提出高校德育的三个心理层目标:培养学生确立协作型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发展坚强和成熟的自我、培养学生构筑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52.
科尔的理论是新兴的文化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主要观点有:人造媒介观、生态语境观、实践观和活动观、多元文化观与文化相对论。总的来说,科尔的理论思想很有见地,对心理学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之应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以便从中获得借鉴。  相似文献   
53.
朱永新先生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心理学,一直攻读到博士后。20年来,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曾经荣获过“姑苏青年之星”、“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连续两次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并被选为苏州  相似文献   
54.
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相似文献   
55.
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心理学会承办的“中国当代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四届学术研讨会暨宁夏心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于2005年5月21日在美丽的“塞上江南”——银川顺利召开 ,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56.
不同班级之间的英语成绩存在着差异,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要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就要帮助简单聚合型班级向成熟聚合型班级转变,并正确引导其从众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当前社会人才资源逐步优化,以往硬性管理标准显得过于理性,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将心理学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好与员工的协调与激励工作,将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企业文化软实力增强,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企业能更好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本文将简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并提出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8.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以意义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学体系,强调跨学科融合,推动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整合,探讨意义生成的过程与机制,形成了以意义与叙事为中心的文化心理学。布鲁纳建立的文化心理学通过对叙事实践的研究,探讨文化在经验、记忆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促进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和理论化,还直接影响了教育、医学和法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理解文化与心智的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9.
杨贞妮 《成才与就业》2022,(S1):114-114
笔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读本科时,有些同学读了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人的著作而立志学心理学,也有些同学在看了一些心理咨询小故事后选择学心理学。然而,当以上两类同学入校后发现心理系的专业课包括神经科学、高等数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时,不免大呼上当,觉得心理学与自己以为的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60.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对工程学、实验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类工程学的一种折中组合,按照字面意思来看,即为“工作科学”。它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来研究、设计、维修和操作复杂的人一机器系统。人为因素不但针对个体、小组和团体,而且针对控制、显示和作业。人为因素工程的首要目标,一是通过使人适应机器来优化系统的性能,例如,通过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机器;二是通过使机器适应人来优化系统的性能,例如,通过应用诸如“控制一显示兼容”的设计原理使机器适用于操作人员。简而言之,人为因素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的中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