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4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3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近百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学从资料采录到理论研究都积累了大量学术成果,但至今缺乏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学整体格局的归纳。从整体角度看,作为中华文明外显符号的各民族民间文学,具有发生学上的多源共生、历史交流中的互渗互补和国家统一过程中的交融整合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992.
根据经济正义的基本原则,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宗旨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并在东西部共生共荣、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否则就违反了经济正义的等比例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993.
文学共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生本是生物学上的一种物种间的同居现象,而随共生研究的发展,它已超出生物学的范畴,进入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将共生这一概念引入文学史研究,对于文学共时性、文学多元化、文化全球化可以作出新的解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94.
论虚拟实践--对赛博空间主客体关系的哲学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哲学自康德以来,普遍把探寻人类知识的道德规范和实践活动的历史合理性作为现代哲学的使命。但主体性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演进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系统,并从不同角度形成对实践内容、形态和特征的阐释框架。我们根据数字化虚拟世界得以构成的“技术史模型”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引入“虚拟实践”的范畴来描述当代赛博空间的人机互动特征和关系实在本质,并将虚实时空的边界规定在科学人文主义的视域之内。  相似文献   
995.
构建和谐社会是旅游发展的根本目标,环境保护问题是发展和谐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现实案例为切入点,从经济利益、监督管理体制和相关立法以及旅游活动本身三方面讨论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现实冲突,并据此提出建立包括三权分离的监督管理模式和政府业绩综合考核模式,以及针对大众的全方位教育模式在内的共生发展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6.
“组团式”教育帮扶是东西部协作框架下教育帮扶模式的制度创新,对促进西部地区教育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成效,而现有研究仅对其效果进行经验判断,无法有效揭示“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机制。G省T县民族中学组团帮扶的实践表明,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在政治与文化嵌入、结构与关系嵌入、业务嵌入等多重嵌入机制作用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帮扶”与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协同耦合的网络化治理结构,通过所需与所能的适配性帮扶举措,实现了“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善治善政与持续发展。未来还需完善共生单元、优化共生模式、改善共生环境,将单向嵌入治理转为双向融合、协同共生的善治格局,促进“组团式”教育帮扶更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难题”,也面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难题”。坚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提升党的领导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人与自然、人与人、政府与市场的矛盾等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新解,坚持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是破解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难题”的密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硬核”,由“硬核”内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等核心理论主张是破解世界共同特征“难题”的中国方案,自我革命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常青”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效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99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这些理念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和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凝结着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们分别从本体论、发展观、历史观、方法论、保障机制等层面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相似文献   
999.
编者按:风险理论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就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风险的思考主要限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研究领域或视角,忽视了对其哲学维度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风险、风险社会的哲学维度日益凸显并逐步为学界所重视。这一研究视野的转换和认识层次的跃迁,对于深化风险理论研究,实现风险理论  相似文献   
1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同生共竞、互动循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用生态学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互动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