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80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38篇
人才学   18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24篇
理论方法论   212篇
综合类   2421篇
社会学   598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李晓敏 《船山学刊》2012,(4):142-147
陆机初次入洛时间,历来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现代研究者多支持陆机在太康元年被俘入洛说。重新排比史料并结合陆机、陆云赠答诗的自述,可以考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72.
古代传记散文是我国散文百花园中的一丛奇葩,是当前我们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本溯源,它缘于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以纪传体的形式首开了古代人物传记的先河。后代的《汉书》、《后汉书》等等基本都是以《史记》的基本体例作为模板,稍作改动。  相似文献   
7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3-228
史传叙事呈现出"行动>性格"的特征。行动是事件的核心,这也就意味着"事件>人物"。史传中的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在行动中附带产生了性格。这是因为史传编撰的根本目的是彰善瘅恶,而能反映出人物善恶的只有行动。这导致了它的人物性格以单一型、向心型为主,性格结构缺少变化性和对立性,并呈现出善恶二元化的倾向。史传人物的这一特征还与史传叙事不能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属于事后叙述、合传类传的编撰体例等因素有关,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4.
方刚 《领导文萃》2012,(13):83-87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旅行,众多古迹中,涉及政治人物最多的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文化人物中最多的是普希金。这两个人,都曾引出许多关于"红颜祸水"的热议。俄罗斯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大帝":一个是与康熙同时期的彼得一世大帝;另一个是彼得大帝的外孙媳,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通过对一对一入职面谈的分析和探讨,探究合适的一对一入职面谈的内容、话题、方式和方法,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利用一对一入职面谈这种管理手段保留和发展新员工,并帮助新员工更快融入新的工作场所和公司。  相似文献   
77.
柳宗元对儒学和佛学都有较深修养,对"统合儒释"也有高度自觉。学界对"统合儒释"的方式的讨论较多地偏向于柳宗元所自述的范围,即以儒学为本位裁量佛教、对佛教进行抉择,可概括为"援儒入佛";但"援佛入儒"这种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也存在于柳宗元的思想成果中。《乘桴说》体现了重视心性的倾向和新颖的儒学阐释之风;《天爵论》重视智识和意志的思想是受到佛教影响的同时对儒学传统的重新发掘和塑造。二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援佛入儒"的特点,也体现出"统合儒释"的创新性和深度,在中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78.
恶意欠薪已成为我国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普遍问题,不仅激化了讨薪的冲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已经演变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已明确规定了恶意欠薪罪,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在我国不宜将恶意欠薪入刑.  相似文献   
79.
关于一句话     
杨少衡 《决策》2014,(1):95-95
我在机关工作多年,从乡镇到省直,在各个层级上见识过若干不同个性的人物,包括若干领导,其中有一些人让我留下很深印象,潜移默化成了我的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80.
刘双四先生用"四欲说"即色欲、食欲、情欲与无欲的分析框架,讨论《西游记》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指出有欲望的女性必受其拖累,惟有无欲才受到崇尚。刘文指出这背后隐藏了吴承恩本人的欲望观和男权思想。实际上,"食欲说"没有揭示女性妖魔的本质,"情欲说"并不能反映吴承恩的"男权思想","色欲说"也有欠周全,而"无欲说"尚待分梳。总之,"四欲说"不能概括《西游记》的全部女性人物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