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23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1070篇
社会学   15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五四"前期周作人以宣扬、实践人道主义的社会理想著称于"五四"中国新思想界,但在 1921年之后,他的思想命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论述在 20世纪 20年代初周作人思想的第一次重大转折的思想过程,即从坚定的人道主义理想到"自己的园地"思想立场的初步确定的观念历程."自己的园地"这一新的思想原则成为 20年代中后期周作人思想历程的重要逻辑起点与思考基础.  相似文献   
152.
在以往的研究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申明,马克思的哲学学说不是"唯物主义"哲学,而是一种"新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自谓的"实践的人道主义"或"完成了的自然·人道主义".时下,作者仍坚持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内化为其"以人为本"的"国际人道主义"哲学观.作者还对同仁的批评作了回复.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作者从人道主义精神及儒家的生死价值观的角度,讨论“安乐死”所涉及的伦理问题,首先对“安乐死”的定义、词汇作一陈述,其次讨论“安乐死”牵涉的人道主义问题,最后引用儒家的经典,证明“安乐死”是符合儒家生死价值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4.
"新写实"小说的人道主义关怀是处于文本的深层,在其客观冷静的叙事背后,表现为作家对人的生存困境的 关注,对人生中阴暗面的正视和对"小人物"不幸命运的同情。  相似文献   
155.
苏轼之所以能很快适应贬谪之地的生活,是因为他不断地进行着精神的创新,迅速找到了精神支柱.在不同的贬谪时期,苏轼的精神支柱是不一样的.在黄州,苏轼的精神支柱是佛老,还掺杂了儒教,同时,已有师陶萌芽.在惠州和儋州,苏轼的精神支柱尽管还有佛老、儒教的痕迹,而主要的还是他所创立的"陶渊明教".  相似文献   
15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因采用了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复归的外在表述方式而留下了人道主义的残痕,但由于马克思当时基本实现了向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所以在<手稿>中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使<手稿>具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理论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人道主义和<手稿>内容的具体分析来确证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7.
该文以黄庭坚在宋神宗元丰三年到元丰六年(1080-1083)知江西吉州太和县事所写的诗歌,探求黄庭坚在 初为地方官时的爱民情怀,及其在任上创作的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他作诗“以故为新”,“点铁成金”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8.
美籍犹太作家辛格笔下的愚者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巴·辛格以垂死的犹太民族语言意第绪语,创造出了一系列被西方人认为是犹太民族原型的文学典型———愚者形象。文章结合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和现状、辛格本人在美国的实际境况以及他笔下的愚者受人嘲弄而不被认同的三种情况,深入剖析三种"局外人"的内因,并具体分析了它们的内涵,从而得出结论认为:三种"局外人"都在渴求和平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59.
文艺复兴早期,借助透视法和光影的明暗处理,营造真实的绘画世界,再现真实的主题空间,成为一代画家的基本追求。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的审美追求为之后的绘画创作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同时,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往往表现出对空间、透视的刻意追求,反而使绘画趋于呆板,不利于绘画的发展。波提切利,作为文艺复兴早期最后一位杰出的画家,将空间三维感的自觉追求和人物立体感的纯熟塑造,以及对绚丽色彩的高度把握和线条表现力的流畅和谐集于一身,创造了颇具浪漫风情的绘画作品。其画面中的忧郁沉静的气质及优美婉转的女性情怀,及对宗教的反叛精神,使其在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独树一帜,成为意大利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驱,此外,其绘画也体现了一定的东方情调。  相似文献   
160.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后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