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荀子之"勇",学界鲜有论述。"勇"作为一种道德能力与实现自我的道德驱动力,其内涵与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关涉。"勇"一方面具有成物的特性,勇行强调的是追求社会性的道德生活,合乎仁的社会品格和价值理想;另一方面又具有成己的自我实现作用,勇是自爱,能提撕行为主体以道德勇气,进而成就自我道德人格完善。荀子将勇分为"仁义之勇"与"血气之勇"。"仁义之勇"以仁为形而上的道德支撑,以耻辱之心为道德"启动装置",在经验世界中使道德主体护守德性生命的尊严;"血气之勇"属于匹夫之勇,受情绪、激情的驱使,它是在道德理性被遮蔽的情况下对外部境域变化产生的生理应激反应。对儒家勇观念作哲学层面的剖析,有助于今人全面深入弘扬儒家勇武精神,发掘儒家勇观念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2.
袁芳 《中文信息》2004,(12):46-51
2年前,黄仁义偶然看到一个叫司徒夫的法国人写的一本书《裸奔》,那本书里记载了司徒夫从新疆骑自行车到青藏高原,经云南、广西,然后回到北京的过程。司徒夫环绕半个中国,全程22000里,用了6个月时间,实际骑行一百零几天,平均每天骑行119公里。黄仁义清楚地记得书中的一句话——“与毛主席比长征”。  相似文献   
63.
学界一般认为,儒家提倡仁义,而道家反对仁义。这一观点不能成立。老庄不仅不反对仁义,而且其行仁行义的标准还要高于儒家,道家主张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仁义行为。但由于道家的仁义观带有理想化色彩,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这一观点远远不如儒家的实用。  相似文献   
64.
陈赟 《人文杂志》2004,(4):55-58
古代道德是以仁爱为中心词的道德 ,而现代道德则以正义为指向 ,以正义为中心的道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秩序运行的良好 ,而仁爱为中心的道德则可以直向更高的存在及其秩序。在现代 ,道德不再是个人自我臻于善境的日常性要求的传达 ,不是个人德性的完善 ,而是社会维持自身而设置的法规纪律 ,因此它几乎不再是个人的内在需要。而这正是现代道德的根本困境所在  相似文献   
65.
66.
《淮南子》与黄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原明认为,《淮南子》的道论、无为论及其综百家之长的特色均表明《淮南子》建构的是一个以道德为统领而兼容百家的黄老学体系.  相似文献   
67.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继承了春秋以来的道家思想,其道论探究了宇宙的本原,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应作具体分析。张允熠认为,《淮南子》处于西汉意识形态由"黄老之学"转向"独尊儒术"的过渡阶段,故其思想主旨是调和儒道。丁原明认为,《淮南子》的道论、无为论及其综百家之长的特色均表明《淮南子》建构的是一个以道德为统领而兼容百家的黄老学体系。陈广忠认为,史书所载刘安"谋反"案为冤案,刘安的自杀有其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8.
正前两天,朋友说上周末正睡午觉,突然有个陌生来电,本认为是骚扰电话,但那电话打了好几遍,她烦躁地接了起来。谁想到对方上来就问她是不是某某牌照的车主,她没好气地应了一声。随后,对方便开始一个劲儿地道歉,说是倒车时把她车灯撞了,刚好看到后窗有个小条留了电话,就打了过来,想问问她现在是否方便来处理,给她修车。一听这话,她立马起身,被打扰的烦躁情绪一扫而空,开始向对方"千恩万谢",跟着去修了车。后来,她特意为此发了  相似文献   
69.
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逸事,涉及范围广大。其中,以“德行”门类为首,可见魏晋时期个人的道德、品行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德行”这一门类中,我们可以从魏晋名流的所言所行之中,感受在社会动荡时期,这些名士们身上多体现出来的忠孝仁义,以及在魏晋玄学影响下的清议之气。  相似文献   
70.
徐本华 《领导科学》2012,(14):53-56
一、道德领导1.道德领导的含义"道德"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其中,道,即路,指我们应走正路,可引申为行为的法则;德,即得。道德合在一起,指走正路,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