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73篇
劳动科学   105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643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1336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的散文名篇,不但具有很强的文学魅力,而且也包含较多的教育学内容,对现代教育在“差生”与因材施教、惩罚教育、教师品质与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12.
从主权独立思想、和平反战思想、国际平等思想、独立自主思想等方面对孙中山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进行比较.从中不难发现邓小平对孙中山外交思想的若干从同,并在借鉴的基础上坚持了改造、批判与创新,因而增添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213.
金岳霖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西方近现代知识论的唯主出发方式 ,对唯主学说的官觉出发题材作了十分有说服力的批评。他以“有官觉”、“有外物”和有效原则为自己知识论的出发方式 ,对正觉和外物进行了充分地分析论证。金岳霖的出发方式的学说有着合理性和独创性 ,但也不乏理论上的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214.
社会事实是人类的经验可以把握的一类基本事实。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的基本区别在于它的价值蕴含。因此,价值包容于社会事实之中,并且不同的价值决定了社会事实的不同特性。具体来说,依据与社会事实的不同关系,价值可以区分为这样三种类型:价值Ⅰ蕴含于精神性社会事物之中;价值Ⅱ是相应精神性社会事实的行为价值(应当);价值Ⅲ是存在于具有物质载体的社会事实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15.
本文简要介绍和评述了麦克唐纳和布朗嘉特的著作<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该书的核心理念C2C模式对当代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思维.在C2C视野下,我们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面I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并寻求解答,对可持续发展研究有一定的边际创新.  相似文献   
216.
事实身份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人权存在形态中人应有的权利,因其不损害第三人利益,不与法律相违背,是自由权、平等权在缔结身份关系中的表现,将其上升为法定权利,是人权在婚姻家庭法中应有的内涵.能达到自然人缔结身份关系的真正自由,减少或消除消极自由带来的负面因素,反对特权与歧视,实现主体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异性同居事实身份关系应有条件地赋予婚姻法律身份.同性同居事实身份关系赋予其法律身份,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目前称为民事关系伴侣为宜.  相似文献   
217.
日本中国学研究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事实"和"理论"、"问题"和"主义"之间,日本学者更倾心于"事实"和"问题";二是在研究中能够突破学科壁垒,会通多门,更多通人和通研。此外,"读书会"这种"共同研究"的方式对于人才培养、成果产出亦具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18.
作者刑建昌在《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后现代语境,既是一种看待问题方式的转变,又是与现代性语境的一种新的关系。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有赖于三个维度的彰显:首先,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19.
案件事实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适用的对象是案件事实,而案件事实与通常理解的事实概念存在本质区别,案件事实即是已被诉讼程序证成为案件事实的生活事件,案件事实不是既定的、不是被发现的客观事实,而是由诉讼主体运用证据、证据规则和事理逻辑形成的;很多情况下,事实问题即是法律问题,法规范对案件事实起着型构的作用;审判过程中规范与事实相互作用且自我显形;事理逻辑最具研究价值,因为这一研究能揭示出形成案件事实的过程中最能体现法官个人判断的意识因素。笔者采用思辩哲学与司法实践紧密联系,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20.
走向动态: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诉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是指当事人应当就其主张进行详细表明,其主体是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第三人,客体是当事人的事实陈述。应负主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的程度应依保障辩论主义实现的目的而定,而相对方的具体化义务程度主要根据应负主张责任一方主张的具体化程度确定。具体化义务可能因为证明责任减轻或事案解明义务得以减轻。具体化义务与修正辩论主义下的真实义务、诉讼促进义务、法官的阐明义务以及权利保障均有密切关联。我国民诉立法关于当事人主张或抗辩的规定不仅粗疏,而且存在重实体轻程序、违反诉讼认识过程性的缺陷。为此,法官应当灵活运用法解释论,并妥适行使阐明权,敦促当事人及时提出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