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国内资讯     
《金色年华》2013,(1):7-7
公安部:违反黄灯信号以救育为主暂不处罚 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两个新部令自1月1日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实施一周的效果来看,新规在规范驾驶行为、减少交通违法、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92.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并非本罪构成要件中的目的或结果,而是本罪的行为方式。本罪行为过程分为帮助方获取信息或者双方共谋—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犯罪分子"积极配合—犯罪分子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有成立犯罪未遂、中止的可能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具有过程性、时间持续性;本罪行为的社会属性系侵犯了特定的刑事诉讼活动,其社会危害性不同于举动犯、危险犯。因此本罪系行为犯中的过程犯,其既遂点是获得帮助的犯罪分子积极配合并着手采取妨害司法机关刑事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93.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行为作为犯罪处理。"醉驾"入罪实施一年来,醉酒驾驶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司法实践中缺乏对醉驾判处缓刑、免刑、从轻、从重处罚的详细标准,导致各地法院对同样的案件处理结果不一样。细化醉驾的量刑标准,区别对待不同的醉驾案件,避免选择性司法,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律对每个醉驾者的公正裁决。  相似文献   
94.
在我国航空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由于对一次性违法行为的法定处罚额度偏低,又缺乏针对具有连续性的违法行为的特殊处罚制度,导致处罚力度不足以制止违法行为,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为改变这一执法困境,有必要在立法层面寻求突破,建立连续同类违法行为累加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95.
犯罪事实包括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对于定罪事实的判断只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构成进行认定即可,而量刑事实除了法定的量刑事实外,都在随着刑罚观念和刑事政策的变化而增减,因而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案情去“发现”和归纳,并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事实材料。实践中,经常存在一些貌似量刑事实的事实材料被错误地提取为量刑事实,导致间接处罚现象的发生。只有做到正确地提取量刑事并舍去似是而非的事实材料,才能有效杜绝间接处罚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组织未成年人犯罪"在事实层面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和刑事政策的一贯立场来看,有必要对组织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成年人予以重点打击。但是,现行刑法规定却难以合理、有效地处理这一情形。因此,建议在立法上增设"组织未成年人犯罪应从重处罚"的规定。  相似文献   
97.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单位犯罪现有处罚制度上的缺陷,特别是单一的罚金刑制度无法达到处罚和预防单位犯罪的刑罚目的,来论证改革罚金刑和增设单位资格刑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完善单位犯罪处罚制度的立法建议,如改革现有罚金刑,增设限制单位营业活动,取消单位营业资格等针对单位犯罪的资格刑。  相似文献   
98.
治安处罚与刑事处罚都是国家对不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强制性手段,两者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实践中两者经常发生冲突与脱节,表现为立法上的竞合与适用上的错位,导致"漏罚"或"重罚"等处罚不公的现象出现.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打击和预防犯罪、实现公平正义等法治理念,治安处罚与刑事处罚需在适用范围、处罚轻重、适用程序、竞合现象的合并适用、强化监督制约、法律救济等六方面实现两者在立法和适用上的有机衔接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9.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主要有故意说、混合罪过说和择一罪过说。各种学说从不同角度对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但均存在不足。不论从刑法相关条文的客观含义还是污染环境罪的处罚必要性来看,均应当将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解释为“包括过失”,而且过失与故意之间系层级关系,即故意是建立在过失基础之上的、更高层级的罪过形式。此种解释结论所引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罪过形式的不同实现刑罚个别化,进而贯彻罪刑相适应和责任主义原则。为此,应当提倡根据故意从重处罚,即将故意的功能拓展到量刑领域。此解释结论可以运用于指导所有罪过形式“包括过失”之具体犯罪的量刑。  相似文献   
100.
香港民事司法救济法是介于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之间的“混合法”,它是英美实体法和程序法尚不发达或尚未分化的产物。其特点是:司法救济先于权利,申请司法救济权与司法权的实体合成与程序合成性。它有对人诉讼之救济与对物诉讼之救济、替代性救济与具体救济、中间救济与终局救济等类型,包括预防性救济和处罚性救济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