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3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84篇 |
劳动科学 | 37篇 |
民族学 | 33篇 |
人才学 | 2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83篇 |
理论方法论 | 172篇 |
综合类 | 2026篇 |
社会学 | 204篇 |
统计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121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06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52篇 |
2009年 | 286篇 |
2008年 | 277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236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生物识别信息作为敏感的个人信息,深度体现个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数字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与经济价值产出之间产生对立,同时个人信息权益逐渐由个体私益向社会公益交织演变,构建优化多维的公益诉讼保护路径、维护个人基本权利符合发展要义。坚持行政公益诉讼为主,发挥行政机关守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第一顺位作用,民事公益诉讼为辅,拓宽多元主体参与守护公共利益通道,创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发挥传统检察优势力量与新时期救济手段相结合,完善公益诉讼救济内涵路径、增设惩罚性规则等体制机制,符合我国司法信息保护能动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专利权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机制,借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以提升产业科技水平.而近年来,专利技术的进步,使得专利权的滥用问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专利权滥用原则及其反垄断规制问题得到极大的发展.本文试图理清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模式,从而全面的认识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宪法非讼化原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宪法呈现为非讼化特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前苏联宪法模式及其苏维埃宪法意识的影响 ,宪法章程化、宪法纲领化和宪法问题政治化等中国现代宪法观念的作用 ,以及中国社会民主意识和公民宪法权利意识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笔者以齐玉苓案为出发点,分析在我国确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宪法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顾
李某系某建筑土木工程公司职工,2007年11月入职并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入职前,李某要求公司将为其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直接以工资形式发给他.公司按李某要求将每月应为其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直接发给李某,没有为其参加工伤保险,并在双方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中注明:如李某发生工伤事故,责任完全由本人承担. 相似文献
16.
何彩萍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3):92-94
由于立法的不明确,在有关房地产诉讼或物业管理纠纷中,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经常成为争论的焦点。针对学界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探讨,在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照实务中的若干处理模式,进一步论证了业主委员会的有限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之兴起与走势——基于环境正义与环境诉讼价值进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环境污染及其造成的损害日益严重,客观上对损害救济的相关法律提出了变革与发展的要求。然而,传统环境侵权诉讼在原告资格、诉讼事由和诉讼主体——环保团体的诉讼资格方面面临诸多困境。环境公益诉讼在原告的起诉资格、诉讼标的、诉讼事由以及诉讼性质等方面,弥补了传统环境侵权诉讼的缺陷,在实现环境正义、保护环境公益、救济环境损害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恶意诉讼侵权责任中的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诉讼行为能够满足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理论上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中一般条款的规定来追究其侵权责任.然而,<侵权责任法>关于损害范围的界定呈现出保守性的特征,在恶意诉讼之情形下,无法充分救济受害人的权益.恶意诉讼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既应包括财产损害,也应包括非财产损害.在既非严格意义上的财产减少、也难认定为精神损害的边际损害发生之时,应当由法官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上,运用自由裁量权作出是否赔偿的裁断.针对恶意诉讼行为人目的多重性的特征,不仅对已发生的积极财产损失应当全额赔偿,对未来可得利益所造成的消极性财产损害也应赔偿,这对于防范恶意诉讼行为以及培育诚信规范的正当竞争秩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张嘉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5)
导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诉讼契约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因不同历史时期主流观点的不同态度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命运.诉讼契约在突破原有理论的桎梏与制约之后在当代获得长足发展,进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诉讼契约制度在当代中国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两大法系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较尚有一定距离.就诉讼契约的未来走向而言,各国民事诉讼契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20.
吴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79-82
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作为公益诉讼立法的基点和归宿,理应受到特别关注。公益诉讼中当事人、国家均有成本支出,也获得了预防性收益、补偿性收益与正义的收益。在诉讼功能上,公益诉讼具有预防功能、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功能等。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应选择二元诉讼类型、多重起诉主体、事前预防式与事后补偿式并存、可由公民直接起诉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