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890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是"是古汉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文言词语,一般可以用作代词、助词、形容词、动词。(1)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意为"这、这样、如此";(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3)作形容词,与"非"相对,为"对、正确"之意;(4)作动词,同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有时活用为意动词,"认为……正确、对"之意;(5)作动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存在,表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32.
指类句可加以改造而获得特定修辞效果,"全都……,只有……"这一句式就是一例。此类修辞效果是通过"全都……"增强语句的语义信息到极致获得反衬,继而通过"只有……"突显例外现象实现的。指类句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隐性全称量化,同时又容忍例外现象。对指类句的元语用分析表明,在元语用层次,理解指类句的认知机制、指类句理解的心理逻辑和语言使用的会话修辞逻辑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3.
张建 《社会科学战线》2012,(12):226-228
通过对真实语料的统计发现,在篇章中不同类别的双宾句转化成单宾句的方式和能力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使动类、结果类>置放类>索取类>给予类>问询类>表称类>告使类,序列左端的双宾句转换成单宾句的能力最强,右端最弱,并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34.
语言学家奥斯汀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我们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之称,认为语言中的禁忌语也是“言有所指”,指代的是客观世界中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和理念,因此被禁忌。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称语类、专有名词指称语类、普通名词指称语类三个类别。人们之所以禁忌这些言语,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梅祖麟先生1986年评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时提出一个观点:“近代汉语指代词的音变都不怎么合乎规律”.支撑这一论断的是所谓“合音”说.然“合音”说既有悖于汉语音韵传统,亦不获汉语方言学支持,更将假借字当“真”(本字),在近代汉语史上只说旧质承继,不见新质产生.近代汉语指代词的语音及其音变,是有其规律的,今普通话指代词系统的词形和语音,是近代汉语历史演进、各大方言“准通语”相互激荡而成的自然结果,毋须动辄以“非汉语影响”来说事.  相似文献   
36.
乔木 《老友》2016,(4):49
古代的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着装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被广泛使用,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秦统一天下后,  相似文献   
37.
《二十四诗品》一般认为是晚唐司空图所撰,近年来其真伪问题引起学界热烈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有关《诗品》文献的辨析、《诗品》的版本源流、司空图与《诗品》诗学思想的异同这三个方面,由《诗品》真伪的讨论还引起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如对古籍版本的重视,对《诗家一指》的研究等。本文综述了这场讨论中正反两方的意见,以见这场讨论的概况和意义。  相似文献   
38.
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殷都学刊》2000,(1):99-101
“的”是安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缀。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方普(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方法对名词、代词后的语缀“的”的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认为“的”是安阳方言中重要的成词成分。而疑问代词“啥”和”啥的”的语法异同又为吕叔湘先生关于“什么”的语法论述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39.
彭燕艳 《浙江学刊》2000,11(3):108-112
文学始终是创作主体精神的有力承担者。作家以其自身文化理念和价值指归的不同造就了作家精神史走向在文化空间上的差异。在表现形态上,差异具体表现为“拯救历史”与“拯救自我”的历史性对立,这种对立性的存在规定了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基本秩序。由于两种精神史发展严重不平衡,导致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近乎总体性的精神缺陷。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个知识者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文学究竟应该拯救什么?  相似文献   
40.
过去对企业或部门的经济考评往往采用产值或利润等单一指标,这种考评方法的政策导向是促使企业或部门单纯追求该指标的最优化,其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避免这些不足,现在对企业或部门的经济考评往往改为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即选用多个指标,再以某种方式对其进行加总,成为一个综合指标,然后以这个综合指标值对企业或部门进行评价或考核.如国家统计局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就属于这类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因为在这种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中,有多个指标且有些指标本身是复合指标,所以单个指标的改善对综合指标的作用并不直观,从而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企业或部门单纯追求某个指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