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542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307篇
理论方法论   271篇
综合类   2856篇
社会学   540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从人性的界定、人性的倾向、人发展的决定力量、健全人格的特征四个方面,将"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的人性观进行比较,探讨其中国化的可行性及其中国化过程中会面临的阻力。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利用IP Filter包过滤功能在网络出口组成防火墙实现网络安全,并通过一个校园网作为实例,说明包过滤规则的制定和在IP Filter上的配置。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大钟寺永乐大钟文化内涵、外观特征、声学特性与北京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北京另外3尊永乐大钟在北京钟铃文化中的地位;指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有代表性响钟出自永乐年间并都在北京的现象。其中,永乐大钟御制佛经铭文布局“三进三出”现象、永乐大钟局限性、北京钟铃文化等概念都是首次阐述。  相似文献   
64.
“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美学的百年迷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以来,“以美育代宗教”始终被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几代美学家奉若神明。然而,百年后的今天却必须要说:“以美育代宗教”,20世纪中国美学成也在兹,败也在兹。新世纪中国美学必将从跨越“以美育代宗教”的失误开始,从而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江秀坤 《统计与决策》2005,(24):117-119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支活跃的力量,其融资难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难题.本文在对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可行的政策建议,尤其是改善现有的贷款方式,开拓以资产为基础的贷款,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汉乐府民歌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相似文献   
67.
作文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技能训练和素质训练活动。教师的指导包括作前引导、作后批改、总结讲评三个环节,无疑,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必须落实好其中每一环。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作文批改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觉得付出很多劳动。花费许多时间,负担沉重,而对学生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在学生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他们已不满足教师的泛泛修改和空洞评语了。总而言之。作文批改工作效率低下,亟待改进。笔者认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批改缺少先进科学理论和人文思想的指导、关照。只而有搞好指导思想的继承、特别是创新才能稳步取得批改实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8.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地位不容忽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却常常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在探寻原因的同时提出建议,力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读写结合,使读写交融、读写共生,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9.
言意之辨是贯穿整个金代的美学理论。周昂、赵秉文较早提出以意为主之论,反对求奇、求巧,拘于形式。王若虚对前人加以发挥,高扬"真"、"自然"和"自得",倡导"求是",打破了传统文论"文以载道"的局限。元好问以"诚"为核心概念,强调"知本"、崇尚"情性",倡导"得唐人为指归"。金代的言意之辨,对元明清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