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95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282篇
管理学   4338篇
劳动科学   143篇
民族学   680篇
人才学   696篇
人口学   59篇
丛书文集   10309篇
理论方法论   1796篇
综合类   18561篇
社会学   2091篇
统计学   630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817篇
  2022年   815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1173篇
  2014年   2337篇
  2013年   2019篇
  2012年   2421篇
  2011年   2778篇
  2010年   2641篇
  2009年   2635篇
  2008年   3411篇
  2007年   2484篇
  2006年   2087篇
  2005年   1846篇
  2004年   1642篇
  2003年   1354篇
  2002年   1341篇
  2001年   1044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关于形式——论审美价值的特性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审美和艺术,感性形式具有更加重要、更加显赫、更加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意义。除了审美价值的载体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之外,其他现象(包括非审美的其他价值现象)虽然并不完全排斥却并不必然要求具有感性形式。这正是审美价值形态的形式与其他现象、其他价值形态的形式的重要不同之处,也是审美价值形态的形式的根本特点之一。审美价值载体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然而这独立性只是具有十分有限的和相对的意义;一般说更加典型更加普遍的情况是,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总是具有完整性——完形性质。凡是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毫无例外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对于审美价值形态来说,媒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审美价值的创造中,尤其如此。从审美和艺术的新现实、新实践来看,审美—艺术的新媒介与审美—艺术的新现象、新形式密切联系着。  相似文献   
142.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17-220
任何理论思维都有其特定的对象,没有无对象的思维,西方的法律思维在2500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法律思维的主流视角,即法律研究的价值视角、法律研究的规则视角及法律研究的历史现实视角,应将这三种主流视角统一起来,建立统一的全面的法律哲学。  相似文献   
143.
偶然防卫是行为人在没有防卫意思的情况下,实施了侵害他人的行为,偶然碰巧地防卫了自己或第三人法益的情形。对于偶然防卫之法律性质,中外学界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论争中,形成了有罪说、正当行为说、具体分析说等代表性观点。然而,对偶然防卫还应结合犯罪判断的逻辑过程和错误论角度予以分析。虽然犯罪的判断存在阶层或者先后的逻辑顺序,但不能因此否定犯罪认定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从最终结果看,偶然防卫的侵害结果被防卫效果抵消而导致不存在结果无价值,应否定行为的犯罪性;从错误论的角度看,偶然防卫属于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错误,其原则上阻却故意,但因为其被防卫效果抵消的侵害行为完全不具有结果无价值,应当作无罪处理。  相似文献   
144.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死刑制度的执行还存在不统一的问题,有必要从价值论视角对死刑使用逻辑进行再思考。死刑的价值基础在于公平价值和功利价值。适用死刑在规范阶层、必要性阶层、执行阶层应当符合相应的价值基础,同时价值基础应该从公平价值逐渐向功利价值倾斜。死缓限制减刑制度具有执行属性,体现在其于刑罚论中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在死刑制度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在适用死刑时进行第四层判断,即以死缓考验期内犯罪分子人身危险性为标准进行是否适用限制减刑制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5.
中国蒙学读物研究,是诠释传统蒙学思想、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探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过程和经验启示。20世纪以来,蒙学读物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批判基础上内容重构阶段、视角转换基础上价值重审阶段、回溯基础上现代转化阶段。研究主题历经蒙学读物内容适切性评价与审思、价值追问、流布与现代关联研究的变化;研究方法亦有经验归纳法、文献研究法、诠释学方法的主次变换;逐步构建了研究基本框架。研究成果日渐丰厚,但经过系统梳理、总结发现尚存一定程度的“失语”困境、研究方法层次意识和综合抽象深度不足的忧虑,因此,未来需要重点在推进蒙学读物本真诠释和学术话语连接研究、建构综合且有层次蒙学读物研究方法体系、提升研究者的传统文化涵养和学术研究素养三方面用力。  相似文献   
146.
文章首先阐述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基础理论,帮助读者厘清科技成果内涵、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方式、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价值评估指标与评估原则等;其次,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审分离机制、成立专业的评价机构、打好监管的组合拳等方面来确保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科学性、公正性与真实性,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和转化形式多样化,实现全链条、多环节的转化,以此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7.
思政工作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一项核心工作,思政工作的成效会对职业育人的最终结果产生深远影响。高职教职员工创新思政工作策略,助力其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高职思政工作有着重要的积极功能,必须重点加强实践策略方面的研究,以助力高职思政工作的长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8.
侯波 《国际公关》2022,(6):43-45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类的生产生活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威胁与挑战。面对“疫情黑天鹅”的出现,人们很快意识到携手共建命运与共的生命共同体是当今世界共克疫情的首要任务。为深刻了解新的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蕴,本文将从其理论渊源入手,在深层次剖析其内在涵义的同时,从推动全球抗“疫”的合作与共赢、提高中国话语权及国际社会影响力、推动“后疫情”时代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促进世界历史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范式创新四个维度思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基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后A股上市公司较长时间段的递延所得税数据(2007—2019年),对递延所得税的长期价值相关性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企业股票价格呈正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与企业股票价格呈负相关;加入调节变量后,当每股收益较高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对股票价格产生轻微的负向影响,只有当每股收益较低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企业才是一个有利信号,会对股票价格产生正向影响;较高的每股收益会减缓递延所得税负债对股价带来的负向影响,当每股收益较低时,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导致企业股票价格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0.
谢聪 《国际公关》2022,(6):154-156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代表着国家目前是何种价值导向,说到底,价值取向是由它来服务的。我国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在党和政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才得以形成。为了实现核心价值,在我国建设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所围绕的工具价值取向不同,本文以第三次分配为切入点,从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角度探讨建国以来政策价值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