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隋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明确谕令停止科举,推行学校教育,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终被废除。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得到逐步完善,“重文轻武”并成为宋代的基本国策。在徽州,宋以后儒学的兴盛,使的府学、县学、书院及私学发达,徽州科举入仕蔚然成风,科举及第的人数众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徽州在明清两代进士近千人,历代状元有24人之多。  相似文献   
12.
清流宛转的新安之源率水河,在休宁境内的锦山秀岭间穿行,容纳众多清理小溪,汇成号称“新安第一潭”的冰潭。它以清幽冷峻而著称。在其附近有一条婀娜多姿的支流碜溪河,沿碜溪河溯游而上,约莫二十里处,在巍巍的大山怀抱中,有一个神秘的古村落,名曰晒袍滩,又名晒袍坦。  相似文献   
13.
松萝茶因松萝山而得名。松萝山又因特产松萝茶而名扬天下。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学者曾为松萝山“峰峦攒簇,松萝交映,危石戛泉。潺缓进玉”的秀丽景色吟诗作赋惊叹叫绝。嘉庆二十年编撰的《休宁县志》将松萝山列为休宁64座名山之首。“风敲松涧千条玉,日射萝峰几点青”的“松萝雪霁”是载入史册的“海阳八景”之一。史料证明,松萝山确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宝山。为了探索这座宝山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的佃仆制是一种具有严格隶属关系的租佃制度,佃仆又被称作地仆、庄仆、庄佃、火佃、佃民、伴挡等。佃仆是一种特殊的身份,与地主之间存在主仆关系,佃仆因种主田、住主屋、葬主山而以契约或宗规家法形式确定与主人的关系。有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这是区别于一般佃户的主要标志。主仆的名分是终身的,而且延及子孙,世代相承。佃仆没有迁徙自由,婚配受到干涉,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但他不是奴隶,可以组建家庭,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佃仆制度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等省的某些地区,其中尤以徽州、宁国地区最为盛行。  相似文献   
15.
道光年间,徽州休宁县人王栋之子王百龄参加府试被阻,而后与阻拦者之间发生诉讼。双方矛盾的核心在于王家是休宁土著还是冒籍投考。当地大族汪氏坚称王栋为其世仆,而王栋则认为其祖、父及自身均有捐官捐监,身家清白无疑。清代自雍正朝至道光朝曾五次颁旨开豁世仆,最终以现时应役为标准判断主仆关系,出户三代即可一体应试。王百龄府试讼案这一历史片断,是清后期徽州地方社会关系在科举考试中的折射:佃仆即便三代不再应役,仍被视作贱籍,在地方社会中饱受歧视。由于户籍、学籍制度缺乏实效,清代科举应试资格的核验流于主观,廪保往往被地方社会的人际关系所左右,导致小姓始终在科举考试中处于劣势。由此观之,清代科举并非纯粹的竞争性考试,其造成的社会流动更类似于一种"庇护性流动"。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元月13日晚,时任休宁县委书记胡宁专程赶到我的书房,送来了他们又一本宣传休宁的新作《休宁通往紫禁城之路》,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卷,略读一遍后,我觉得这又将是一部在研究徽州文化方面极有分量的作品。在这本书之前,由他主编的《中国第一状元县》在国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该书也成为了休宁对外的名片,而我在该书创作过程中应胡宁之邀担任它的主摄影师。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方言对妻舅的称谓非常特别,教你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歙县人称妻舅为“打米仂”;黟县称妻舅为“带米汉”;休宁人对妻舅的称呼便只能以音度字,公认的两个字是“插米”.然而“插米”是什么意思呢?休宁人似乎并不想深究这称谓的来源,只把它当作约定俗成的符号,大咧咧地照用不误,且由“插米”而派生出一系列称呼来:老插、大插、细插、插仂、插米仂、插米嫂……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8.
19.
徽州是典型的宗族社会,等级门第观念较严格,社会地位高低是宗族能否立足的重要凭证,因此,提高宗族的社会地位是宗族赋予族众的使命。休宁金氏宗族传承千年,世代以忠孝显名。通过对《休宁金氏族谱》进行研究可知,金氏宗族构建社会地位的方式主要有进行宗族管理、获得社会认同和官府认同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丑禅:据说有一个休宁人和一个安庆人、一个合肥人在外地相遇,一堆吃酒,一起吹牛,相互夸耀自己的家乡。合肥人说:“合肥有个四牌楼,离天六尺六。”安庆入讲:“安庆有座振风塔,离天一尺八。”休宁人听了,嘿嘿一笑,道:“休宁一只杨山尖,一戳戳通天!”那两人顿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