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0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2314篇
劳动科学   245篇
民族学   121篇
人才学   207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3385篇
理论方法论   714篇
综合类   6384篇
社会学   978篇
统计学   23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203篇
  2010年   1208篇
  2009年   1247篇
  2008年   1252篇
  2007年   967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715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142.
健康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论视角审视新时代健康中国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始于主体自觉、行于过程协同、融于环境优化、验于结果导向的健康治理体系,从过程和结构维度完整展现了系统思维中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整体性逻辑。健康治理作为面向公共健康的行动和过程,天然要求体现出旨在保障健康治理内在善性和道德合理性的伦理关怀,人民中心的至善伦理、公平正义的目标伦理和责任导向的保障伦理则构成了健康中国治理的伦理向度。  相似文献   
143.
责任困境正成为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难题,剖析其生成过程以及理性应对,有助于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价值,提升智能社会的政府治理效能,推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责任困境是一种程序化与过程化的问题,需从动态过程来分析,基于“信息—解释—结果”的分析框架,从避责、问责、追责的全过程视角,剖析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责任困境。通过推进算法透明度技术创新,构建责任清晰的政府治理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智能时代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建立公共治理演练数据库,加强智能时代行政文化建设等举措,确保智能治理与公共伦理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4.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5.
在《公司法》迎来第六次修改之际,反思和重塑公司法的核心原则有助于宣誓法律价值,明确立法目标,奠定立法基调,重构法律条文,统领法律解释,提高立法质量,增强公司法全球竞争力。公司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公司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增强公司活力。第二原则是保护股东权利,坚持股东中心主义价值观,鼓励投资兴业、避免资本外流。第三原则是尊重公司的债权人,强化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加速商事流转,化解金融风险。第四原则是赋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义利并重,打造受人尊重的多赢共享的商业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原则和而不同、同频共振,既应载于公司法总则,更应贯穿于全部公司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46.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具有深远影响。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越好;这种促进作用在法律环境相对不完善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质量,并显著改善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效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并能弥补诸如法律环境等的不足来提升社会责任绩效。因此,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法律环境的同时,也应关注地区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相似文献   
147.
河南省博爱县国税局党组织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把促进工作贯穿始终,着力强化以执行力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深化“效能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收征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这朵花我是代表大家戴的。如果没有电网发展,没有山东电力彩虹工程,没有即墨供电公司这个团结务实、勇于开拓的集体,我就戴不上这朵花。我所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已。”“奖章,给了我压力;也给了我动力,我将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即墨,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谈到自己刚刚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即墨供电公司经理孙立山,没有丝毫的自得。在他坦诚平静的话语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屡屡说到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看到的是一份令人敬佩而厚重的社会责任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