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6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2164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112篇
丛书文集   2528篇
理论方法论   513篇
综合类   4853篇
社会学   1071篇
统计学   159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924篇
  2011年   1123篇
  2010年   1068篇
  2009年   1130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232.
对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是近年来奢侈品消费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以往学者的研究梳理为四个方面:社会导向动机、个人导向动机、动机整合、动机差异,同时,提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3.
吴璟  徐曼迪 《统计研究》2021,38(9):75-88
本文围绕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城镇家庭户机械增长和城镇存量住房拆除三项需求来源,设计了基于人口普查等公开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系统性方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间全国和各省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期间新增住房供需关系经历了从基本均衡向供过于求的变化,同时存量住房拆除引致的被动需求取代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引致的主动需求,成为新增住房需求的最主要来源。东、中、西部省份在新增需求规模、新增供需比、需求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还进一步对2021—2030年的发展趋 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由于三项需求来源均趋于下降,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间全国年均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预计将较2011—2015年间分别下降33%和53%。本文设计的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测算方法和预测思路能够为各级政府“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编制、房地产企业战略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235.
236.
在校大学生目前尚不能自给自足,没有经济收入,但又离不开消费,因此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消费十分重要。近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经济状况与消费状况的调查。调查表明,该校贫困生大部分受到了必要的资助和帮扶,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合理并且健康的,但一些虚荣奢侈的消费观念也同时存在。通过这项调查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消费状况,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这对解决他们当下及未来的生活状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7.
清朝时,晋商经过苦心经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为晋商的消费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在晋商消费不断扩展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生活性消费、礼仪性消费、教育性消费、政治性消费、社会性消费和娱乐性消费,这些消费内容对晋商自身及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38.
239.
240.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加强绿色消费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践行绿色消费,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阐释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关系嬗变的科学学说,它与推崇"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绿色消费存在契合之处,故可成为当前绿色消费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回溯"自然的共同体"、批判"虚幻的共同体"、探寻"真正的共同体"的论述中,内蕴了绿色消费崇尚使用价值、超越符号消费、追求美好生活的理论图景,而且在对共同利益、共同规范、共同价值的关注上,启示中国绿色消费应先从推动民族共享发展、永续发展两侧发力,继而在此基础上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向世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