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473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97篇
人才学   12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00篇
理论方法论   264篇
综合类   3660篇
社会学   412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体验营销的核心是顾客参与,体验营销过程中消费者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消费来体现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获得物质与心理的双重满足。体验营销把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应该积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感性诉求,探索人性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2.
"启示"一词只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中出现一次,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评论华兹华斯诗歌与诗学的关键词.纵观华兹华斯的批评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批评者针对华兹华斯"序曲"对"启示"一词的阐释是建立在一种"末世论"的认识基础上的.本文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文本与历史的汇合,是在一种个人化的情境中实现的"神启".它是个体的而不是普遍的;是在回忆中的理解,而不是预见.更为重要的是,华兹华斯将"启示"中"末世论"的"普适性"和"回忆中的个体性"与他的诗歌标准相类比.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非暴力.非"末世论"的.  相似文献   
63.
篇章是由语句构成的,因而对语句意蕴的深入感悟、正确理解,决定着我们对整篇思想内容、命意主旨的准确把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句的意蕴呢?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从人本主义学习观出发,从研究移情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入手,通过追踪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变化,说明移情在写作教学中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对此,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论述了外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移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命题。研究它的实质,对于我们客观地评价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我实现”概念的历史渊源入手,通过分析马斯洛几本著作中“自我实现”概念的意义,探讨了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实质。认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实质上是指潜在人性的一种自然显露和现实化过程,是理想人格的完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途径和目标,是自我意识和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6.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都很精彩,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具有撼人心魄的内在感染力,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对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情感有了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从中受到熏陶、教育和启发。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等方面相对薄弱,对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体验、感悟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7.
建构与解构是人类思维中共生与共在的两个维度,同时也是诗学发展和诗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维度。文论诗学的创新离不开对这两个维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萧红选取“童年回忆”这种叙述模式,不仅写出了地域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生存状态,而且借助追忆,一次次重返乡土童年,真切地看到和认识了自身的历史,并在情感的宣泄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时,这种回忆也是她介入人生体验,展开生命审视的一条途径。她通过“童年回忆”深刻地认清了现实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69.
钱钟书小说文化反思的怨恨的现代性体验主要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怨恨,他不但怨恨传统知识分子而且也怨恨现代知识分子。钱钟书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围城与多重怨恨中苦苦挣扎,钱钟书的怨恨就是每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  相似文献   
70.
古典诗学原则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成分,是中华民族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精神文化。它的诸多范畴以及重境界、重性情、重风骨、重体悟、重涵咏、重生成等基本精神,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样一种古代与当代的契合,是文化的契合、资源的契合、发展的契合、育人的契合,所以,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古典诗学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点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