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37篇
理论方法论   156篇
综合类   1726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佛教以“涅槃”即生命的终极问题(死亡)作为中心概念来展开其全部教义。本文围绕“涅槃”这一佛教死亡意识的核心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涅槃说的起源即“四圣谛”说,梳理了佛教自身对涅槃认识的发展过程以及涅槃概念的演变过程;重点检讨了佛教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涅槃学说。文章最后以高僧竺道生的涅槃佛性说和顿悟成佛说为代表,讨论了中国涅槃师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992.
萧放 《东方论坛》2003,(3):51-58
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阶段 ,秦汉确定的帝国思想体系崩解 ,以佛道二教为主的宗教思想在民间社会广为流传 ,区域性地方信仰亦随着地方文化发展而凸现 ,六朝时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南朝的最后灭亡与其精神涣散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佛教戒律的伦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戒律之学不仅是佛教道德和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之学 ,也是学佛者初学入德之门必须修持的基本。戒律之学构成了佛教伦理学的核心和根本。佛教制戒的目的在于和合、安乐、清净、外化、内证、究极理想 ,戒律的伦理精神表现为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罪”与“罚”是戒律道德特色的深层体现 ,具有可违不可变性、效力的规范性、实施的教育性、以罚系罪性、行为的开脱性、守节精神的趋同性等特点。戒律重在强调个人的修持 ,强调众生共同努力 ,完善人格 ,觉悟成佛。佛教戒律的道德特色进而表明 ,佛教是道德品性极为浓厚、内涵非常丰富的伦理型宗教  相似文献   
994.
人生而无知,求知乃是人之天性。儒家、佛教、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学习观及其实践得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课题,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佛教认为 ,“业”是形成事物的最直接原因 ,它包括身业、口业、意业三种。“业”不仅给施为者自己带来善恶报应 ,而且也会给他人及环境带来幸与不幸 ,因此往往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聊斋志异》在对佛道两家想象模式多所采用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教义的影响 ,其中佛教“三业”理论是阐述得最多的 ,作用乃在于告诫人们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时刻注意防恶止非、行善积德。正是借助着佛教“三业”理论 ,《聊斋志异》一方面非常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另一方面也十分明确地表达了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这一主题导向  相似文献   
996.
与印度佛教相比,中国佛教基本上是大乘佛教的天下。大乘佛教慈悲救度的价值取向、扫相显空的思维方法与众生皆可成佛的心性论思想都可以在儒道思想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这种对应就成为大乘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思想根源。而儒道学术史上融合兼综的传统又培养了中国义学僧人融纳会通的精神,使大乘佛教创造性地发展出圆教形态。  相似文献   
997.
从诗歌发展的视角,探析在诗歌与宗教的关系中,中、英两国的异同——一方面,中、英诗歌都宣扬了本国的宗教,宗教也丰富了本国的诗歌的内容;另一方面,宗教对中、英诗歌的影响在功用性和表现性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晋宋时期士人群体信仰向佛教的转变,带有明显的个人化特征。进入南齐后,士人群体与佛教关系开始呈集团化发展,至梁武帝时期则被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化行为。而佛教向统治工具的转化,则是士人群体与佛教关系由个人化走向集团化和国家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9.
佛教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中,逐渐发生了转变,谭嗣同等将消极、避世、涅桑的佛教哲学阐释成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蔑视黑暗现实、奋不顾身、不计功利、“勇猛精进”和“大无畏”的富有战斗性的思想力量,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山水诗的形成是一个久被关注的话题,晋宋之际的山水诗是传统的借景抒怀之作在接受了玄学的洗礼和佛教的变革之后正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