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330篇
劳动科学   122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224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887篇
理论方法论   170篇
综合类   2624篇
社会学   568篇
统计学   17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进行了探索.指出作为土地管理的经济手段,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经历了性质的变迁,从行政性的资源收费制度转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制度.地方政府在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性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多样化的实施细则.目前制度运行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制度正当性不足及制度之间的相互矛盾.建议缩小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范围,同时建立相配套的制度安排,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从总体上提升基层土地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2.
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和在线消费行为领域出现的一个热点研究主题。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消费者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背后的行为、心理和情感需求和动机。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分散,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明显滞后且不足,有必要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基于此,本文分别基于独特性需求、使用与满足以及自我表达三个理论视角,对现有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对国内学者有关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3.
教师教学效能并非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效能感,而是主体感受与具体情景的交融。对教学效能的价值论审思应超越单一的心理学认知或信念范畴,回归教育学本体的价值诉求,提升教师主体存在的内生动力、学生主体发展的外发动力和"人学"为体的永恒动力,进而通过重构教师自我认知体系、主动建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场域文化体系等价值手段促进其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54.
智能学习平台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而平台上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效果,也是保证平台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课题从TOE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在智能学习平台上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与分析。课题针对福建高校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超星等智能学习平台的使用现状展开数据调研。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用户个体自我效能感、高校引导氛围、平台的技术支持程度和激励机制与知识共享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而,课题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从高校的知识共享引导氛围层面、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层面、以及平台的技术支持层面和激励机制层面分别为高校和平台设计者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5.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当代社会德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大敏 《理论界》2007,(4):90-91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说、社会认知说和交互决定论,并由此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我国教育研究以及今天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恰当、合理地析评这一理论带给我国教育实践的价值意义,有利于我们寻找和创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6.
张光成  李百齐 《理论界》2007,3(5):50-53
本文提出了从国家经济战略的宏观视角调整人力资源投向的必要性,认为重工业、核心工业,治理污染、优化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目标,应该是今后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投向。同时,本文也相应提出了人力资源社会主义使用的观点,论述了施行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父母教养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理,本研究构建了父母情感温暖通过情绪智能与自我效能感作用于社会责任感的链式中介模型。针对山西某高校大学生收集的465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对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父母情感温暖对社会责任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智能与自我效能感分别在父母情感温暖对社会责任感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能与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情感温暖对社会责任感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惩治生态环境犯罪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司法大数据对我国刑法规定的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情况、基本样态、核心成因与治理之策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运用刑法手段惩治生态环境犯罪在我国取得了初步效能,尽管污染环境罪等典型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率近年来处于冲高回落阶段;但由于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要素的交互在空间与密度上依然广泛与密集;基于刑法惩治所压制的生态环境犯罪发案与犯罪的原始动能之间仍呈现出一定的二元离散;部分生态环境犯罪发案显示出犯罪人基于生活利益而获取自然资源的客观情形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依然存在;提升刑法治理生态环境犯罪的效能尚需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维提升,从而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高质量发展。就微观层面而言,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影响,自2020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数量呈现出巨大下降。但需明确的是,此种下降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与暂时性,在本质上是由于人民群众基于居家不出而形成的。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常态化、精准化,...  相似文献   
60.
我国《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的行为类型仅限于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代表的转移行为,没有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纳入规制范围,造成刑事规制出现漏洞,体现了将个人信息自主片面地理解为转移自主、忽视使用自主的法益认识缺陷,进而仅以防范非法转移个人信息为入罪逻辑,使得个人信息法益刑法保护不周延。当前个人信息已然成为网络犯罪中的关键要素,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现象愈演愈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经逐渐形成“提供者—中间商—非法使用”的完整黑色产业链,各环节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通过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进而变现牟利是诱发个人信息泛在泄露以及违法交易激增的根源,刑法单纯打击制裁非法转移个人信息行为只能是治标之策,导致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刑事治理效果欠佳。随着进入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阶段,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根植于个人信息的人身性、财产性、公共性等复合法益属性的使用价值日益凸显,使得个人信息使用自主相较于个人信息转移自主更具核心法益地位,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重点理应从转移环节转向使用环节。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属于下游行为,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管理秩序造成极大损害或威胁,与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