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606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89篇
丛书文集   1099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2057篇
社会学   346篇
统计学   2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面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呈现的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有效供给不足等现状,需求管理理论和供给学派都没有直面"促进增长反而会加剧产能过剩"这一悖论,难以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根据"资本经济体系的庞局运行机理",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理论成因是资产价格滞胀与预期收益率过高。针对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都存在的供给侧壅塞问题,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应是"促进经济正常运行",而不是"促进经济增长",宏观政策思维也需相应转变为"促进高效产能替代低效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理论逻辑是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使各类资产的价格、预期收益率回归到真实可信水平,使资产由各种无效和低效占用状态转变为有效运转状态,恢复经济主体信心。  相似文献   
102.
张美慧 《统计研究》2021,38(7):3-18
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是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核心表式,具有统计协调和分析工具的双重作用,能够准确监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及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目前,国际上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未有国家编制出基于实际数据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前瞻性探索,但系统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构建指南还亟待完善。本文首先从供给和使用层面构建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概念框架,界定数字经济特征活动的概念和范围,梳理OECD 划分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中的产品清单和数字经济产业分类;阐释数字经济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贸易活动的内涵和种类。其次,围绕“产品×产业×特征活动”三重维度,设计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整体架构、阐明其核心指标。再次,编制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实例,剖析编制流程、总结编制要点。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本文尝试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为提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核算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3.
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经历了"十二连快"的奇迹,主要来自农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地位提高后带来的连锁效应。在农民收入分配中,不平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要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十三五"期间,要保证农民收入继续"连快"和"翻番",必须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给农民更多的利益,加大改革力度,向改革要收入。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入手,对三六三医院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供需侧进行分析,探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重管理""稳增长""补短板""强服务"四个方面,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医院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5.
106.
财政政策是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财政法则是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根本保障。在我国的视域下,财政法制之现状与农村供给侧改革对财政法的需求之间存在许多不相适应之处,表现为地方财力不足,财政支农支出意愿不足以及财政支农支出不透明且缺乏民主参与等问题。为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法制予以完善:在立法理念上,应该树立财政支农支出优先的公共财政理念。在具体制度上,应该科学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农支出责任,通过转移支付机制的科学设置适度增加地政府的财力,同时构建以参与式预算和财政公开制度为核心的财政支农支出之民主决策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7.
董洁、潘粤明的声明,都因为其专业性方面的不足,大大满足了人们在优越感,从而让声明本身成为吐槽热点金童玉女一分手,便引发吐槽无数。前段时间,董洁、潘粤明相传分手,各自发表一纸声明。鉴于明星的影响力,此事自然沸沸扬扬。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明星发布的"声明"本身也成了热点。不仅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博友纷纷吐槽"水准低劣",甚至一些门  相似文献   
108.
白彦锋  王凯 《创新》2014,(1):72-74
公共产品是现代财政学的基础性理论之一。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性和制度性的公共产品都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破解新型公共产品供给危机需要创新公共产品的供应方式。而新型城镇化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应从客观情况出发,结合我国财政力量进行适度供给。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一则实务案例的纠纷的处理,浅析竞业限制的法律概念,介绍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方面的法律规定,指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离职劳动者的相关利益的保护上还是欠缺的,并提出完善相关竞业限制方面特别是主客体方面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0.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政府主导逻辑内含于以需求诱致因素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之中。本文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制度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了政府主导逻辑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对制度变迁中政府主导逻辑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对如何超越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