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3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552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707篇
社会学   135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凉山彝族双重社会分层体系、家支身份与经济地位关系的分离以及婚姻匹配规则的转变,是彝族家支体系具有“资本”意义的根本原因。“家支资本”可视为彝族种姓身份在婚姻选择上的博弈筹码,影响着凉山彝族的阶层流动。凉山彝族特有的通婚规则,使“家支资本”参与婚姻选择并与经济资本进行兑换,不断攀升的彩礼使“异类匹配”的婚姻逐渐增多。家支的“资本化”和高额彩礼的出现,看似强化了彝族的家支身份认同,实质上加速了彝族等级身份系统的解体。  相似文献   
993.
大众文化并不像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极权主义同化、控制大众的一种工具,大众通过“权力──快感──文化”的原则和“反演”的狂欢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着一种反抗。然而在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和平民阶层分别是“白领趣味”和“怀旧趣味”两大文化形态的消费主体,他们借助这两种大众文化形态来想像生活蓝图时,反抗意识都不约而同地被遮蔽了。  相似文献   
994.
邱红  李悦涵 《人口学刊》2022,(6):102-112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8年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教育对女性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略低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户籍差异;女性主观阶层认同水平良好且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教育对女性主观阶层认同产生显著影响,用社会经济地位替代主观阶层认同进行的稳健性检验同样显著。教育对女性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存在户籍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小学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农业户口女性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收入在教育与主观阶层认同的关系中产生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在不同教育程度的中介效应中表现不一致;当教育程度较低时,收入是完全中介效应,教育通过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主观阶层认同;当教育程度较高时,收入产生部分中介效应,教育既会直接影响主观阶层认同,也会通过收入水平提高间接影响主观阶层认同,其中高中学历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建议不断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推进性别平等和女性社会参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男女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女性主观阶...  相似文献   
995.
民国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地主阶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困化趋势。这一趋势既有表层的直接因素如长期战乱、灾害频繁等的影响,也有深层的结构性因素如人地比例失调、半殖民地经济结构、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对农村资源的提取等的影响。它是当时乡村危机的结果与表现,也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危机。  相似文献   
996.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主观阶层认同、阶层流动感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主观阶层认同感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其市民化水平较高;阶层的上向流动,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家庭阶层、社会经济地位自评分别在主观阶层认同对市民化水平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老一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观阶层定位对其市民化水平影响更大,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有更大的市民化发展潜力。据此,应为农业转移人口搭建多元化社交平台,畅通阶层的上向流动,尤其关注老一代和女性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观阶层定位;中部地区可探索户籍准入同城化,鼓励就近市民化,西部地区应重点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阶层地位,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市民化协调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我国的阶层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者不断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受许多变量的影响,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阶层构建有关的民生政策是影响阶层结构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引入一度成了我国阶层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充分市场竞争下的产物,在阶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市场经济的新问题,而民生政策往往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我国当前阶级阶层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阶层固化是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导致的社会阶层间流动减少、社会不平等代际复制的现象。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阶层固化趋势,"二代"现象与"寒门难出贵子"是其表现形式。阶层固化本质上是"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进步的回退。社会资本存量差异是导致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催生阶层固化、城乡社会资本差异加剧阶层固化、高等教育领域社会资本差异形塑阶层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