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443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张康庄 《探求》2005,(5):65-67
广东与俄罗斯交流合作的积极因素很多,经济互补性极强,今后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加强合作,开启粤俄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方言是研究地方文化的一把钥匙,而各地方言中饮食语言又各具特色,从饮食语言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地方饮食文化,还可以透视出地域文化的特色。文章通过分析武汉方言中的饮食语言来探讨其中体现的武汉文化。  相似文献   
13.
北魏末年,封建性的鲜卑—汉文化模式在北方社会占主导地位,这种文化模式与部族文化的差异,使羯族首领尔朱荣在权势达到顶峰时丧生,其部队随后分裂并被鲜、汉联军消灭。这说明鲜卑—汉文化在当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台湾与俄罗斯往来日趋频繁,尽管这些交往打着经贸往来的旗号,但其隐含的政治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在台俄关系中存在着升温的可能性.但由于双方在具体目标、步骤上和对利益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短期内大幅升温的空间不是很大.虽然如此,这也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华 《中州学刊》2006,(6):244-247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的历史扑朔迷离,内容庞杂,头绪万千。与其他在华外报相比,俄文报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寻找恰当的历史坐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进行准确的评析是一个难题。但通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特色进行总结,展示其在时间纵向上的来龙去脉和与历史大背景的横向关联,可以尽可能地探求其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央文献排比修辞的频繁使用起到了增强语势、突出重点、使句式结构条理清晰的作用。本文以十九大报告及其俄译本为例,尝试基于译文与俄罗斯媒体中新闻报道的对比结果对排比修辞的俄译策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舍弃复现结构,按照原文原意分别译出”“保留复现结构,遵照原文形式依次译出”“改变复现结构,转换复现词词性”以及解释性翻译等五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俄译策略,以期对中央文献俄译研究以及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邓圣来自江苏苏北汉文化发祥地,自幼酷爱艺术,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10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博物馆看李可染展览时的情景。弱冠之年的邓圣,站在李可染那郁黑浓重的画作面前竟然被震慑的浑身发抖。但这也使他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敬畏和向往。这深刻的记忆一直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他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像李可染那样的大艺术家,用他的艺术去感染人、激励人。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声色词在语际交际中是不可忽略的语言现象.不同的声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表达方式和表示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可谓变化多、活力大、使用率高、表现力强.声色词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运用得当会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翻译这两类词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细心推敲,尽可能再现原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界的声音和色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结构。隐喻已经成为横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认知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课题。隐喻是指人在认识不同事物间的某种相似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想在语言层面上的一种表达形式,即联想是隐喻的产生基础。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陈宇 《人民周刊》2021,(6):48-49
欧盟理事会3月2日在一份新闻公告中宣布,对与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事件有关的4名俄罗斯人员实施制裁。同日,美国政府也以纳瓦利内事件为由宣布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这是一场“反俄的敌对攻击”。事态仍在发展,牵动着俄罗斯与欧盟关系,也牵动美国等西方多国。“我们不想脱离世界生活,但是我们必须为此有所准备。如果想要和平,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如果欧盟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风险,不排除俄罗斯与欧盟断绝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