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8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1750篇
劳动科学   156篇
民族学   936篇
人才学   310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3198篇
理论方法论   816篇
综合类   6858篇
社会学   1460篇
统计学   29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978篇
  2012年   1150篇
  2011年   1242篇
  2010年   1158篇
  2009年   1264篇
  2008年   1383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686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现行“双轮治理”模式在面对日趋复杂的个人信息侵权时存在明显的规制错位,主要表现为:“私益救济”客观不能和效果欠佳致使救济乏力,“公法保护”疲态尽显致使保护不力,二者适用场景割裂衍生出制度空白,“公益诉讼”由此介入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司法实践中个人信息公益诉讼呈现稳步上升、类型集中和责任多样等特点,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非规范性,如规则适用缺位、程序适用混乱和结果适用矛盾。为提升公益诉讼实效,需优化制度设计,克服适用障碍:在功能定位上,确立执法权力的优先地位和公益诉讼的补充地位,确定公益保护顺位“行政执法→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在主体定位上,根据不同诉讼类型对参与主体开展差异化设计,努力扩大主体范围,拓宽参与渠道;在责任定位上,突出公益责任的威慑功能,通过内部化负外部成本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92.
近期我国虐待未成年人事件频发,过往事后治理模式不利于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障,故需要探索建立事前和事中防止未成年人受虐的治理模式。强制报告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发现和干预虐待未成年人事件的第一步,但我国目前报告主体的范围过小、应予报告的内容不明确、报告的时限和受理机关的规定不完善、报告责任形式未予细化,需要进一步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93.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国际的和国内的背景,是回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因此必然要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从古今文化关系的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数情况下,既是昨天的实录、今天的现实,同时也是明天的预示;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角度看,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原有传统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于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非物质遗产大都是农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今天对它的保护便包含着许多悖论。例如,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结构性对象的解构性保护,对传承人的态度,市场经济体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都隐含着诸多两难的问题,期待着文化行政部门、学术界以及整个社会给出两全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贯彻整体性的原则,从整体上加以认识,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从根本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该文化遗产的人的保护;同时,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也特别依赖于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促进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4.
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存在行政管理和司法救济两种方式,双轨制的保护模式有其正当理由,体现了我国的国情特色,也符合有关国际公约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的冲突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种,现行法律规则使得冲突具有可能性.解决双轨制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设立专门性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设立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可以有效克服.  相似文献   
995.
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未作出明确的权利定性。从本质上看,虚拟物品属于法律规定的财产范畴,符合传统民法上"物"的特性,应被定性为物权的客体,可以通过直接立法和间接立法两种方式来实现对虚拟物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中,以社区博物馆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表现亮眼且成效显著。一方面,社区博物馆通过多元行动方的共同参与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社区博物馆通过多样化的社区实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续。社区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能够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度,进而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多方话语与诉求,社区博物馆成为人与文化、人与人之间互动交融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997.
浅析商誉权     
商誉权作为商誉主体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属于知识产权。商誉权作为知识产权,具有客体非物质性的本质特征。制定《民法典》时,应在知识产权章节中,增加商誉权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8.
葛星  李建 《东岳论丛》2007,28(4):186-188
为加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构建起包括拉网普查、教育传承、行政参与、专家咨询和功能转化在内的完整的保护结构体系,进行立体的、全面地、综合的抢救和保护。这不仅对于山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必要的,而且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关于农民土地权益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仅靠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并未使农业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的历史事实的阐述,文章提出将土地权益关系的改革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加强土地立法、明确土地制度中的权益关系、规范土地交易、加快土地权益证券化等与土地权益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