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2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220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25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66篇
理论方法论   327篇
综合类   3935篇
社会学   31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论毛泽东与两个“彻底决裂”──兼析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辜堪生,李娅玲众所周知.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但为什么毛泽东却说他是1920年夏天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呢?根据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回忆,毛泽东是在读了《...  相似文献   
63.
影视文化的勃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影视文化的认识、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视观众的文化心态不仅受生活方式、观念的制约,还有社会的、体制的、现实的、历史的因素,更有诸多哲学上的思考.剖析观众的文化心态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当今中国的影视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4.
65.
“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美学的百年迷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以来,“以美育代宗教”始终被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几代美学家奉若神明。然而,百年后的今天却必须要说:“以美育代宗教”,20世纪中国美学成也在兹,败也在兹。新世纪中国美学必将从跨越“以美育代宗教”的失误开始,从而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在中国,巫文化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已经由一种古远的民间信仰转变为文化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了我们民族的骨髓与血肉里。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先生就探讨过商周时期的巫术,而80年代以来,萧兵等学者讨论楚辞与上古巫术思维的论作,也令人印象弥深。近年来,作为神秘文化核心的巫文化,在戏剧、诗歌、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种类的审美生成探讨中,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文学与巫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也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巫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较少有人涉及这一领域,这…  相似文献   
67.
人类社会的加速运转不论是在体验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确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应使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感到越来越忙碌,甚至时常会感到窒息和无所适从.德国著名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将这一现象归因于"社会加速",将其视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权力统治模式,并从功能批判、规范批判以及伦理批判等方面勾画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蓝图.但是罗萨对社会加速的理解仍不够彻底,没有看到社会加速运转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本逻辑,面对如此强劲的社会加速力量,"慢生活"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中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8.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作品《邱园记事》展现了英国皇家花园的独特美景,但也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在自然风光之“静”的衬托下,以蜗牛行动为线索,四组人物的动态感得以呈现。伍尔夫采用不同叙事技巧,如: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对话等凸显了现代社会的弊端,即个人的精神压力沉重,漫无目的,畏于行动,注重物质“生存”而非富含思考的“生活”;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最亲密的人也形同陌路,无比冷漠。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现代人“异化”严重。然而,伍尔夫还是对现代人摆脱精神困境寄予希望。  相似文献   
69.
《老妇还乡》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在该剧占有重要地位。从女性形象的角度来分析这部戏剧作品,对老妇克莱尔这个女性形象作出新的理解;分析其悲惨遭遇及心路历程,揭露女性在男权社会地位的低下及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70.
中国共产党进入赣南和闽西地区后发现当地群众在心理上过度依赖民间信仰,这种情况对于建立和稳固苏维埃政权产生了碰撞和摩擦。为此,中国共产党期望通过法律制度、社会教育及发展戏剧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民间信仰加以改造。随着群众革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农民群众崇拜神灵的观念逐渐弱化,开始从神权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思考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对民间信仰的改造有利于乡村社会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民间信仰活动开支的节省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