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傅斯年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丰富的民族思想。民族思想是其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他的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有紧密的联系。对他的民族思想进行研究,是深化傅斯年研究的需要,对全面认识傅斯年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他坚决反对外敌侵略,力主全民族团结抗战;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强调中华民族内各民族平等,热切希望中华民族的复兴。傅氏的民族思想是一份宝贵的学术遗产,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12.
清代、民国与现代学者在前后百余年间对《尚书》中"文"字的考证研究,首先由若干学者不约而同地独立提出,而后又经历数代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论证的精确性上、在所关联学术背景的重要性上、在"小题大做"的选题范式上、在数代一流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范式上,都有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失去汉学中心的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桦 《北方论丛》2005,(1):49-51
法国巴黎曾是国际汉学首都,产生过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等一批汉学大师,其中伯希和的汉学曾经影响到陈垣、陈寅恪、吴宓、傅斯年等人;20世纪后半叶,国际汉学的首都迁往美国.自本世纪20年代.阿恒、胡适等人就在不同场合纷纷表示出汉学中心不在北京的焦虑.这种焦虑直到今天并没有得到改变.它需要我们今天的学人立即开始脚踏实地的汉学工作,以期早日使汉学中心重返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现代思想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和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治史方法的熏陶,傅斯年一生致力于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建立历史学,试图“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为了追求“纯粹客观”的历史学,他极力排斥主观,消灭自我,把历史学严格地限定在史料学范围之内。他还以史语所为大本营,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贯彻和传播其治史旨趣的专家学者,由此形成了一个以追求“科学”、“客观”的史学为目的,以整理、收集和考订史料为其内容,以“求真”和“务实”为其风格,具有强大声势和广泛影响的学术集团。傅斯年对中国现代史学科学化做出的种种努力,促进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历史学自然科学化,他的失误也恰恰在于唯自然科学是尊,用纯粹自然的眼光看待并要求历史学。  相似文献   
15.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在治史上倡导客观主义史观——"史学即史料学",注重史料研究,为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客观主义史观带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倾向,对唯物史观的建立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傅斯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曾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思考,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进行批判和改造,同时又应吸取、继承并进而建设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对我国上古历史有其独到的认识 ,他对早期儒者的产生及特点也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儒乃“起于鲁流行于各地之教书匠” ;通过与诸子的比较研究 ,傅斯年还认定“儒为诸子之前驱 ,亦为诸子之后殿”。虽然他的考察还存在不足之处 ,但对于早期儒学的深入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黄炎培1945年7月关于“兴亡周期律”的“窑洞对”人所共知,与之相媲美的,是傅斯年的“窑洞喻”。傅与黄同机飞赴延安,因他是“五四”时期的青年领袖,毛泽东当面称赞他在当年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贡献,傅回答:“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傅斯年的民主思想进行了探 讨:一、阐述了五四时期傅斯年对社 会“信条”、齐家格言和出世哲学等封建道德的揭露批判情况;二、探讨了五四运动至抗战 前后傅斯年猛烈抨击各种不平等现象,以及打倒贪污腐化的两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的 壮举;三、研究了傅斯年从大学时代起直至去世前(1918-1950年)提倡个性解放,描绘“社 会主义”蓝图,力争教育平等等民主主张和实践活动;四、分析了傅斯年民主思想的地位、 渊源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新潮社是北京大学一群学生创办的社团。在社团成立之初 ,他们积极参加当时的社会启蒙运动 ,同时以推广新文学为己任。五四运动发生时 ,他们也积极投入其中 ,一些社员还成为学生领袖。五四之后 ,他们面对当时沉闷的社会和种种压力 ,终于宣布扩充为学会。本文就其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而也对当时青年对于五四反省有了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